【2013年9月16日,瑞士洛桑】今天,世界領先的食品加工和包裝解決方案供應商利樂公司發布了最新一期環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全球范圍內,消費者對可再生材料和環保標志的需求不斷升上,同時包裝的可回收性依然是消費者及食品行業對包裝的基本訴求。
利樂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德森先生表示:“本次報告中的重要發現強化了我們將環保作為重點戰略的考量。利樂公司承諾在價值鏈中減少環境足跡,研發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產品,并進一步提高消費后利樂包裝的回收率。同時,在這些重要領域中,利樂正在向著既定目標穩步前行?!?/p>
可再生材料日益重要
本次調查發現,受到近年來技術進步的驅動,食品行業對可再生包裝材料的重視程度明顯增長。調查顯示,基于紙板的可再生性,消費者仍舊認為紙盒是最環保的包裝。同時,超過半數的消費者認為,生物質塑料的運用將進一步提高紙盒包裝的環保性能。目前,全球食品行業已將運用生物質塑料視為未來飲料包裝發展的重要環保趨勢。
從2011年起,利樂在開發完全可再生包裝的進程中不斷取得突破,先后推出多款生物質塑料開蓋。2012年,全球范圍內使用生物質塑料開蓋的利樂包裝已達到6.1億包。2013年,利樂與美洲最大的熱塑性樹脂生產商Braskem簽署協議,采購該公司生產的以甘蔗為原料的生物質低密度聚乙烯(LDPE),用于生產更加環保的液態食品包裝。
對環保標志的需求持續增長
報告同時顯示,消費者愈發重視商品的環境信息。為了做出正確的選擇,37%的消費者經常在食品包裝上尋找環保標志。信任環保標志所代表信息的消費者比例已經從2011年的37%上升至現在的54%。在調查過程中,約兩成消費者能夠辨識FSC?(森林管理委員會)標志,它代表著全球最為權威和嚴苛的森林可持續管理認證體系。
從2010年起,利樂在中國市場推出帶有FSC?認證的包裝,在助力客戶順應環保潮流,把握綠色商機的同時,也為國內消費者帶來了更加便捷、可靠的環保選擇。
可回收仍是第一要義
2005年以來,分類回收包裝就成了消費者最經常進行的環保行動。同時,包裝材料的可再生性也被食品行業視為開發新品或服務時的最優先考慮指標。消費后可以100%回收利用的利樂包裝,受到更多消費者和液態食品企業的歡迎。
自1998年起,利樂中國即組建專門的環保團隊,負責消費后牛奶飲料紙包裝的循環再利用研發和推廣工作,成為國內唯一持續推動包裝再生利用的包裝生產企業,累計投入超過1億5000萬元人民幣。由于垃圾分類意識的不足和垃圾分類標準化的缺位,給后端的包裝回收處理帶來諸多不便及發展瓶頸。2011年,利樂與中國包裝聯合會,及多家乳品飲料企業聯合發起成立了包裝物再生利用聯盟,并推出了在線垃圾學院及垃圾分類活動,借由網絡這一低碳環保的方式傳播垃圾分類知識,交流垃圾處理經驗,推動公眾的環保行動。消費后牛奶飲料紙包裝的回收量也在逐年提高,2013年上半年已有超過56億個牛奶飲料紙包裝得到回收利用,走上了資源再生之旅。
附件:
關于利樂環境調查報告
2005年起,利樂每兩年進行一次環境調查并發布研究報告。2013年的調查訪問了全球13個國家的7000余位消費者和200多家食品企業的管理層。這些國家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土耳其、巴西、南非、日本和印度。通過這一調查,利樂可獲得消費者及行業對環境和包裝態度的全方位了解,幫助建立堅實的環境溝通基礎,并且最終指導公司的未來戰略和產品研發思路。本年的調查是與Firefly Millward Brown公司合作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