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令企業頭痛的污染廢料,而今成為市場叫好的工業原料。目前,諸城市構建的網狀工業鏈以高效的資源利用,實現了經濟與生態的“雙贏”,帶動了循環經濟蓬勃發展。
????諸城市興貿玉米公司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高濃度有機廢水,污染嚴重且治理費用高。他們經過考察論證,在廢水中提取蛋白飼料,年可獲利近1000萬元;利用超聲波技術從玉米浸泡廢液中提取肌醇,年可獲利1400多萬元;利用治理污水生產沼氣供機組發電,年可發電3500多萬千瓦時,利潤2100多萬元。
????諸城外貿公司用植物油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花生粕、毛油等廢棄物生產飼料;將肉雞飼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雞糞、雞毛、雞腸等,統一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后,生產出的“碧野”牌有機肥和金雞肉骨粉;塑料、編織袋等經過長虹公司集中回收加工處理后,作為原料再次投入生產利用。僅這幾項每年就創造價值2000多萬元。
????諸城市還配置出一系列產業鏈,讓上游企業產生的廢棄物成為下游企業生產的原料,不斷延長生產鏈條,實現企業群的廢棄物產生量最小化,讓廢物利用最大化成為可能。諸城淀粉廠、化肥廠等企業產生的煤灰爐渣供水泥廠、磚瓦廠生產建筑材料。僅萬興頁巖磚廠、水泥廠、陶瓷廠年可綜合利用煤灰爐渣等工業固體廢料60余萬噸。目前,全市的固體廢物利用量達到90%以上,有7家企業被認定為山東省綜合利用企業。
????借市區北擴東移之機,這個市規劃了城北和城東兩個生態循環經濟園區,退城進園的36家企業已經有17家企業開始搬遷,12家企業進入廠房建設階段,園區內形成企業各自獨立、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生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