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看好的清潔新能源
煤層氣俗稱"瓦斯",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在煤的生成和煤的變質過程中伴生的氣體。在成煤的過程中生成的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積成煤的初期,纖維素和有機質經厭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
甲烷通常是由水壓支撐在煤層氣中。煤層氣的主要組成部分(95%)是天然氣。因此,煤層氣具有熱值/每立方米與天然氣幾乎一樣,可與天然氣混合運輸。煤層氣就像天然氣,相對便宜,是清潔燃料。
中國的能源來源,以前主要由煤和石油。高度依賴煤炭,已經引起兩大問題:前所未有的環境污染和巨大的運輸成本。政府現正積極謀求和促進清潔能源,如天然氣,核能及水力能源的發展。此外,多樣化的能源組合驅動中國致力于快速發展天然氣和水電產業。中國是一個凈石油進口國,世界原油短缺使原油價格不斷暴漲。中國作為世界的主要制造中心,對能源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大。出于能源安全原因,中國需要擴大其戰略能源,因此天然氣也作為中國一個主要的能源來源。
天然氣價格低廉且環保,中國大力促進天然氣使用。中國的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提出了提高能源消費總量天然氣的消費比例,從目前的4-5%,提升到2010年的大約8%,和2020年的10%。從2004年到2020年的天然氣需求估計每年增加約10%。能源戰略結構的轉變顯然是有利于天然氣。
改善煤礦安全狀況
瓦斯也是造成煤礦井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煤炭分別占能源生產總量的76%和能源消費總量的69%,是世界上第一煤炭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與世界主要產煤國家相比,我國95%以上的煤礦是通過礦井來開采,煤炭儲存和生產條件差。在過去,瓦斯氣體導致的爆炸事故常有發生。
2004年和2005年,河南、陜西、遼寧、黑龍江、河北等地煤礦發生了5次百人以上死亡的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造成嚴重影響。提取煤層氣從煤礦開采前,不僅提供了一個可負擔得起的清潔能源,而且可減少煤礦內瓦斯爆炸的可能性。
國家優惠政策支持
國家給予煤層氣產業扶持政策包括:
1、中外合作開采的陸上煤層氣按實物征收5%的增值稅,不抵扣進項稅額;自營開采的陸上煤層氣增值稅實行先征后返的政策,即按13%的稅率先征收,然后全部返還。2、中外合作開采煤層氣的企業,從開始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3、勘探、開采煤層氣項目所需進口物資免交進口關稅和進口調節稅。4、煤層氣價格按市場經濟原則,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5、勘探權使用費第1年可豁免,第2,3年只需付正常費(人民幣100元/平方米)的50%,第4至7年年只需付正常費(人民幣200-500元/平方米)的25%。礦區使用費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繳的常規天然氣礦區使用費相同。
6、中央政府補貼人民幣0.2元/立方米煤層氣(@100%的天然氣含量),適用于任何企業以煤層氣勘探自我使用為目的,除了發電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利用的目的。地方政府將給予部分補貼,即取決于各自的政府。
中央政府補貼金額的公式=(賣出煤層氣總量+自用量-用于發電量)*單位補貼標準(人民幣0.2元/立方米-煤層氣@100%天然氣含量)。
中國的第11個五年計劃提出了煤層氣的勘探,生產和利用雄心勃勃的目標:
1、2007年至2010年力爭新增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3000億立方米。
2、煤層氣地面勘探能力達到70億立方米,生產量達到50億立方米;地下煤層氣產量達到50億立方米下,回收率40%。
3、地下勘探應達到60%的使用率,而地面勘探達到100%的使用率。
4、將建成年輸量65億立方米和長度1441公里的煤層氣管線。
煤層氣開發在中國尚處于初級階段
據估計,全球埋深淺于2000米的煤層氣資源約為240萬億立方米,是常規天然氣探明儲量的兩倍多。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重視對煤層氣的利用。特別是美國,1996年,美國煤層氣產量達295億立方米。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等競相開展對煤層氣的開發,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已進入工業化開采。開發煤層氣,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新能源的新趨勢。
中國是世界上煤層氣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陸上煤田埋深淺于2000米的資源量為36.7萬億立方米,相當于450億噸標準煤,與中國常規天然氣資源差不多;在世界上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位居第三位,大約是美國蘊藏量的3倍。主要分布在華北和西北地區。其中,鄂爾多斯盆地蘊藏量最多,達11.3萬億立方米,其次是晉中南和吐-哈盆地。
但中國政府在1990年以前對煤層氣關注不多,由于每噸煤層氣的價值比煤低得多。1990年以后,中國一直在從事煤層氣地面開采,和國外合作,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經過10年的努力,中國已經取得了一些技術突破,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中石油(857)及中國國家煤礦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中聯煤層氣有限公司(中聯)在1996年加快我國煤層氣開發。中國國務院授予中聯專屬權的發展商合作,與外國投資者在勘探,開發,生產,輸送,銷售和使用中國的煤層氣資源。在中國從事煤層氣地面開采的公司包括中聯,沁水藍焰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藍焰),中石油煤層氣開發有限公司和合資企業如遠東能源公司,奧瑞安能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
中國的煤層氣地面勘探取得了良好進展,特別是在2006年。
據中聯估計,到2004年底,已投入煤層氣勘探達人民幣14億,其中外資約人民幣10億,國內投資人民幣4億。至目前為止,中聯與外商已經簽署了27個煤層氣合作的項目合同,總同總金額達人民幣19.8億元。到2005年底,中國已鉆615煤層氣地面井,其中330個是鉆于2005年。2006年煤層氣地面開采出的量不到1億立方米。成功的煤層氣地面勘探項目主要包括:8個井在遼寧高新(每日煤層氣產量3000立方米),175個井在山西晉城潘莊(每日煤層氣產量10萬立方米),以及100多個口井在山西沁南潘河(每日煤層氣產量8萬立方米)。
中國的煤層氣的利用
在2005年,被抽取26億立方米煤層氣中,大約有10億立方米的煤層氣被利用。煤層氣可用來作為家庭,發電廠及車輛使用的燃料。煤層氣利用的例子包括12兆瓦裝機在山西寺河的電廠和山西沁水煤層氣加氣站等。在山西寺河的12兆瓦電廠利用地下井提取的煤層氣,并從2001-05年已累積發電330,820千瓦時。此外,由亞洲開發銀行融資1.17億美元,山西晉城煤業集團已經投資建立了120兆瓦發電廠,是在世界上最大的煤層氣電廠。該電廠計劃將在2007年下半年投產,每年消耗煤層氣1.8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