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經營壓力加大
2011年年末以來,由于經濟增長放緩,煤炭下游需求減弱,同時發改委對煤炭價格實施限制,煤炭價格持續走低。進入3月,受大秦鐵路檢修影響,煤價止跌回升,但是由于煤炭需求依然疲軟,煤價回升基礎并不牢固。截至2012年6月,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768元/噸,較2011年末下跌40元,跌幅5%.
同時,煤炭產銷量的增幅也回落。截至2012年4月,全國累計生產原煤同比增加6.50%,增速相對2011年同比下降了7.37個百分點。同期,全國煤炭銷量累計同比增長8.17%.其中4月當月完成3.08億噸,同比增長6.00%,較前期下降3.00個百分點。產銷量增幅的回落導致營收和利潤增幅趨弱,煤炭上市公司2012年一季度營業收入整體較去年同期下降13.99個百分點;凈利潤較2011年同期下降了10.7個百分點。總體而言,行業的經營壓力加大。
整合進程限制產能釋放
截至4月,全國累計生產原煤12.12億噸,同比增加6.50%,增速相對2011年同期下降了7.37個百分點。其中4月原煤產量3.20億噸,同比上漲6.70%,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51個百分點。
分地區來看,2011年產能仍然進一步向內蒙古、山西、陜西為代表的“三西”地區集中。“三西”地區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炭產量的比重達64%.雖然山西、河南等產煤大省煤炭資源整合已經結束,但整合后還需要2年左右的技改期,而內蒙、陜西等省的資源整合剛起步,整合進程相對緩慢,未來整合產能釋放預計在2013年~2014年。
由于下游需求趨弱,煤價下跌趨勢已經傳遞到坑口,主要產煤省開始提出控制產量,這或將有助于穩定煤炭價格。內蒙古自治區表示今后將把煤炭生產規模控制在10億噸以內。2011年內蒙煤炭產量達到9.8億噸,這意味著2012年內蒙煤炭增量僅2000萬噸。經過各省煤炭資源大規模整合,煤炭行業的集中度呈現上升態勢,國有煤礦產量比重在逐步提高,預計小煤礦擾亂市場的狀況難以出現。
政策放松成需求回升關鍵
目前國內經濟形勢不佳,仍處于衰退期。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僅8.1%,下滑幅度大超預期,經濟增長形勢不容樂觀。4月各項經濟指標基本延續了一季度的下滑趨勢,其中工業增加值增速僅9.3%,遠低于工信部年初設定的11%底線。經濟增長乏力導致煤炭下游需求增長受到影響。除合成氨外,其他三大下游產業同比增速均低于2011年同期。截至4月,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幅創下16個月以來新低,其中工業用電量僅同比增長1.55%,火電產出當月同比增幅-0.40%.
宏觀經濟放緩的情況下,政策放松的力度成為煤價能否探底回升的關鍵。1月~4月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速持續大幅上升,同時基建投資增速也開始由負轉正。重大建設項目審批速度明顯加快,鐵路、節能環保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獲集中審批通過。地方政府也行動起來,相繼出臺穩增長計劃。政策放松力度加大,全國經濟有望探底企穩,從而遏制煤炭需求的下滑,但需求反彈的空間需要進一步觀察政策刺激的力度。整體來看,2012年煤炭供給將處于略偏松的態勢,將對煤炭價格的上漲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前,整個行業面臨需求下滑與政策放松的博弈,煤炭開采板塊的表現與貨幣投放規模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關聯度較高,當后兩者均處于上行趨勢時,煤炭板塊作為周期性行業往往表現良好。2012年下半年,在政策刺激下狹義貨幣量(M1)增速有望企穩回升,且固定資產投資在基建投資的對沖下也有望向上,但政策刺激的力度與2008年難以相提并論,而經濟自身的復蘇力度不可過度樂觀,以需求拉動煤炭價格預期驅動的趨勢性投資機會仍需等待,預計下半年煤炭股以交易性機會為主。
比較而言,投資者的煤炭行業投資策略中首先可以關注由于發改委的限價,合同煤比例較高且產量有望提升的企業。另外,焦煤價格探底回升的預期較為強烈,焦煤類上市公司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