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東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郭忠平教授為課題負責人與新汶礦業集團合作完成的“薄煤層螺旋鉆無人工作面開采技術”近日通過部級鑒定。這項新技術首次在國內實現了1米以下煤層螺旋鉆機無人工作面的開采,實現了采煤工藝單一化和煤炭開采的車間化,是薄煤層開采技術的一次革命,為我國薄煤層的開采闖出了一條新路子。
薄煤層螺旋鉆無人工作面開采是指回采工作面上無人,而是由螺旋鉆機全部完成工作面內的破煤、裝煤、運煤等各個工序,工作面的設備檢修也都在工作面以外的巷道中進行。研制人員經過對螺旋鉆機的進一步改造,其爬坡、移機、調向、機組防滑等性能均有了重大改善,其安全性、穩定性和先進性在現場得到了充分驗證,工效比炮采提高了10倍,直接成本每噸降低了85.7元,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人的作業環境。
該采煤法可廣泛地應用于開采圍巖較穩定的薄煤層和極薄煤層,并且可以用來開采邊角煤、三下壓煤和回收各種煤柱。近年來,國外許多產煤大國由于特厚煤層的開采儲量日益枯竭,對螺旋鉆機采煤產生了極大興趣,螺旋鉆采煤成了開采緩傾斜薄煤層最有發展前景的一種采煤方法,郭忠平教授為首的課題組和新汶礦業集團敏銳地抓住了這一趨勢,經過三年多的艱辛努力,終于研制成功了薄煤層螺旋鉆無人工作面開采新技術。這項采用螺旋鉆采煤的新技術用人少,工效高,可使平衡表外的儲量得到開采,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延長了礦井的服務年限。該項技術采用半煤巖掘進機與螺旋鉆機配套,實現了前進式采煤,利用掘進出的矸石充填鉆孔,實現了潔凈開采,保證了煤質,有利于環境保護。
該課題的鑒定委員會成員一致認為:本課題研究方法科學,技術路線先進,在薄煤層采用螺旋鉆無人工作面開采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可在類似煤層賦存條件下的礦井中推廣應用,具有廣泛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