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月4日電(馮志軍 潘瑞雄)在騰格里沙漠南緣與黃土高原過渡的甘肅中部,是有“銅城”之稱的白銀市,這是中國唯一以貴金屬名稱命名的城市。工業化曾給這里帶來過無盡的輝煌,但隨著礦產資源日漸枯竭,主導產業趨向衰落,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近年,推進城市經濟轉型和加快區域綜合開發成為當地發展理念,白銀市政府提出以治理污染為突破口,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提升、新型產業的培育,并借力“蘭白經濟圈”的建設,加速經濟社會轉型。
白銀市環保局副局長曾潮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白銀面臨資源枯竭、經濟轉型,如何破解發展難題,環保成制約性因素。五六年前,尤其是冬季時,市區環境污染嚴重,市民根本不敢打開窗戶,早晚空氣中總彌漫著刺鼻的味道。
據介紹,作為中國工業的驕子,白銀公司50年來累計上繳利稅60億元,曾經創造了銅產量、產值和利稅連續18年全國同行排名第一的佳績。但是,在工業化前期,由于國力、意識等問題,人們忽視了環保,至八九十年代,白銀公司等主要污染企業經濟效益下滑,污染卻逐步加重,日益衰敗的企業根本無力治污。
曾潮生表示,白銀的污染是歷史遺留問題,白銀城市規劃滯后,東部工業區與生活區規劃之初就未形成很好的隔離區空間,導致當地呈現結構性、布局性和復合性污染的特點,大部分城區污染嚴重。
據了解,2002年底,白銀市發生了其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污染事件,當時空氣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高達7.36毫克/立方米。2004年至2005年,短短一年時間,白銀又先后發生了十多起污染事件。對此,國家環保部對白銀做出了流域限批的嚴厲懲罰措施,“限批”內,白銀市所有涉及經濟類的項目一個都不能批。
2005年以來,白銀市先后籌資18億元,完成對白銀公司銅冶煉制酸系統污染、甘肅稀土公司廢水等80個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共削減二氧化硫9萬噸、化學需氧量3998噸,年減排工業廢水475萬噸。目前,白銀市區二氧化硫濃度已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曾潮生說,2005年,以白銀有色銅業公司全面啟動硫酸系統改造和酸性廢水處理工程為起點,白銀市拉開了舉全市之力治理污染的序幕。當時,市級財政拿出六千萬作為支持白銀公司污染項目,占本級財政的四分之一,這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縣是罕見的。
“白銀治污還產生了裂變效應,除了自然環境發生改變,當地經濟更是以此為突破口,眾多企業通過工藝技術改造,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率。”曾潮生說,環境污染治理促進了企業傳統技術改造,加快了循環經濟的發展,極大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的水平。
曾潮生還表示,未來,白銀市將重金屬污染治理列為環境保護的重點工作,計劃投資15億元,重點實施白銀市城郊東大溝流域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示范工程、白銀銅業公司含砷酸性廢水達標治理技術改造項目、西北鉛鋅廠含鉛鎘性廢水治理改造項目和第三冶煉廠含重金屬廢水治理改造項目等8項污染治理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