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金煜)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昨日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論壇討論會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表示,國務院以PM2.5為主制定了《防治大氣污染行動計劃》,核心內容將在7月底8月初全文公布。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高峰討論會及分論壇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被問到PM2.5問題時表示,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六項指標中,PM2.5多數情況下超標,但有的時候PM2.5并不是所有污染物中最高的,氮氧化物、臭氧也可能成為首要污染物,他表示,我國應該實行多種污染物的協同控制。
進入夏季后,我國多個城市出現臭氧污染,經常出現臭氧濃度過高,超過PM2.5成為首要污染物的情況。
周生賢表示,全世界治理環境質量有三個導向:以污染因素為導向,以環境質量為導向,以及以環境風險防范為導向,而我國目前還處于第一種以污染因素為導向的階段,但目前準備控制PM2.5,說明我國從污染因素的控制進入了環境質量控制為主的新階段。
周生賢表示,國務院以PM2.5為主制定了《防治大氣污染行動計劃》,其共十條35塊,核心內容將在7月底8月初全文公布。
計劃中,包括控制產能過剩、實行能源結構調整等,“中國如果多燒一億噸煤,什么事都完不成?!彼f,限煤增氣多用電,這將減少污染。
此外,周生賢表示,根據計劃,我國準備將汽車排放從國四標準全面提高到國五標準,汽油標準從國三標準普遍提高到國四標準。今后五年中國政府將以每年增加千億元的較大幅度增加環保投入。
■ 焦點
城市水源地達標率95.3%
昨日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城市建設與飲用水源保護論壇上,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長凌江表示,我國城市飲用水源地達標率為95.3%,但他同時表示,得出這個比例的指標不全面、監測過少、標準也不健全。
凌江在介紹我國城市飲用水源現狀時說,2012年,全國387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地表水源地有240個,地下水源地有147個,達標率達到“相當樂觀”的95.3%,但他同時表示,這個監測出來的比例也存在很多問題,首先,目前飲用水源地標準借用了地表水標準,雖然有109項,但大部分是常規指標,有些有毒有害成分沒有納入,“不能說常規指標合格了,水源就一定好”。
目前,環保部正在修改新的地表水標準,這將是空氣質量標準后又一個重要的環境質量標準的“升級”,新地表水標準將增加、加嚴地表水控制的指標。
凌江表示,除了要完善標準之外,環保部將實現飲用水源監測的全覆蓋,即使已經能夠對109項指標進行全面監測了,一旦檢測出有毒有害物質,地方環保部門也需要加密跟蹤監測,尋找污染源和解決辦法。
新京報記者 金煜
我們國家每年降雨總量不足6.2萬立方,每年降雨形成的徑流不足2.8萬立方,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的水資源水平不足國際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國已進行了300多條清潔型小流域的治理,水利部將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水利部副部長劉寧
(原標題:大氣污染行動計劃月底全文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