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標準。開發生產標準14項、經濟技術標準38項、綜合管理標準44項、工作行為標準4項和服務保障標準4項。
查找短板。分析各項生產經營指標,對照行業先進水平、系統內先進水平、歷史最高水平和設備設計水平,查找不足。
全員精細管理。細化油井管理,縮短停井修檢時間。以間開低效和無效井等辦法提高綜合效益。在財務預算和資金管理上,優化成本投入。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張立巖 通訊員于萬明 馮云亮)“油井開井時率提高2.3%,自然遞減率降低5%,原油生產始終把握超產主動權。”11月25日,遼河金馬油田開發公司經理吳寶華說,對標管理讓大家看到管理水平的提升,“機采系統效率和噸油耗電等5項指標,達到遼河油田先進水平。”
遼河金馬是一個擁有1106口油水井、49座采油站,年原油生產能力52萬噸的采油老企業,面臨油氣產量遞減、生產成本增高和單井效益下降等難題。
老油田還能不能實現升級轉型,破解發展難題?這個公司領導班子深入調研,剖析勘探開發和經營管理狀況,把目光轉向管理增效和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上。在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去年年初,他們開始推行對標管理,并相繼出臺一系列舉措。
金馬油田公司組織生產骨干到撫順石化公司考察學習,并結合油氣田企業生產特點,以先進指標為參照,設立公司層面開發生產標準14項、經濟技術標準38項、綜合管理標準44項、工作行為標準4項和服務保障標準4項。
“工作對標準,管理講效率,經營要效益”。全公司員工展開“對比先進看不足,對照標準找差距”會戰,通過分析各項生產經營指標,對照行業先進水平、系統內先進水平、歷史最高水平和設備設計水平,查找自己崗位的“短板”。
對標管理成為這個公司經營診斷的主線。公司突出效益核心,抓住成本控制這一“牛鼻子”,建立降本增效戰略機制。
為挖掘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降本增效潛能,這個公司將油井按照產出情況劃分出高效井、低效井和無效井,創建實施“效益優化模型”,每月組織分析。主管干部承包高效井,細化油井管理,縮短停井修檢時間。對低效和無效井,以間開等辦法提高綜合效益。在財務預算和資金管理上,優化成本投入,形成“全員精細管理,杜絕百種浪費”的氛圍。
截至目前,這個油田累計挖潛1608萬元,關停高含水和低產負效井26口。預計全年可降低成本1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