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一次能源 > 石油 > 石油資訊 > 加強西北石油基地建設——《余秋里回憶錄》摘登

            加強西北石油基地建設——《余秋里回憶錄》摘登

            來源: 環保信息網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08-08 訪問:

              石油工業的搖籃

              1958年—1959年,我們的工作是分兩個戰略方向進行的。一個是新區,主要是東部地區的石油勘探;一個是老區,主要是西北石油基地建設。前者是關系改變油田布局,解決石油工業長遠發展所需資源的問題。后者則關系當前石油工業生產,解決新區發展必需的后方支援問題。由于東部新區勘探剛剛展開,要取得突破,發現油田,投入開發,需要有一個過程,初期工作量不大,主要力量和大量工作仍在老區。這里是我國石油工業的發源地,是我們當時的主要天然油基地,發展東部的依托。這里工作搞好了,不但可以生產一部分石油,供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之用,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鞏固的后方、前進的基地,就可以總結經驗,鍛煉隊伍,為開發東部地區做好準備。從而有效地支援新區勘探,建設新的油田,推動整個石油工業的發展。

              甘肅玉門油田在我國石油工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玉門老君廟油礦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著名地質學家孫健初帶領一批地質技術人員,在艱苦條件下發現并建立起來的。

              到1949年,在海拔2400多米的祁連山下、戈壁灘上,建起了一個有職工4000多人、年產原油9萬噸的石油礦場。1949年9月,西北人民解放軍解放了玉門油礦,組織上委派康世恩同志任軍事總代表,接收了玉門油礦,實行軍事管制。在軍管會的領導下,廣大職工提高了階級覺悟,以很高的愛國主義熱情,恢復和發展了油礦生產。康世恩同志調任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長后,楊拯民、劉長亮同志先后擔任玉門礦務局局長和黨委書記。經過幾年的勘探,在老君廟油田外圍,陸續發現了石油溝、白楊河和鴨兒峽等油田,并相繼投入了開發,使玉門油田的原油產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1957年原油產量達到75.5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51.8%。為我國國民經濟3年恢復和第一個五年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8年7月,石油部在玉門石油管理局召開現場會,主要內容是討論落實石油工業第二個五年計劃,發動群眾,為完成1958年計劃而奮斗。上旬,我從成都開完西南協作區會議,第一次來到玉門油田。在20多天時間里,我聽取了玉門局同志的工作匯報,了解了玉門油田的歷史和現狀,察看了鉆井、采油、施工作業現場,走訪了職工食堂、宿舍,同干部、工人進行了交談,對玉門油田有了直接的、比較全面的了解。玉門的職工隊伍是一支有覺悟、有經驗、有戰斗力的隊伍。我親眼看到他們奮不顧身、為油而戰的動人場景,深感他們身上有一種可貴的主人翁精神和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品格。為了完成國家原油生產計劃,他們努力發揮老油田潛力,積極勘探開發新油田,不斷提高原油產量。

              玉門現場會上,康世恩同志作了報告,講了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和發展石油勘探的方針,對各地區的勘探工作作了部署。各單位討論了計劃方案和完成計劃的措施,交流了發動群眾開展技術革新活動的經驗。7月21日,我在會議結束時講話,提出了油田開發要“由小到大,由淺到深,土洋并舉,挖盡每滴石油資源”、“綜合利用,多種經營,依靠群眾,力求自力更生”的方針。還提出了1959年及第二個五年計劃的落實方案,要求各單位發動群眾,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大搞技術革新,為爭取超額完成計劃而奮斗。

              1958年和1959年,我們給玉門油田確定的方針是以原油生產為主,發揮潛力,支援全國。這兩年,他們一方面全面開發老君廟油田、石油溝油田、白楊河油田,充分挖掘這些油田的潛力,一方面大力開發鴨兒峽油田,大幅度提高原油產量。1958年原油產量達到105.4萬噸,比1957年上升39.6%,占全國天然油產量的70%;1959年上升到140萬噸,比1958年又增長33.9%,占當年全國天然油產量的62.2%。在全國天然石油生產中,頂起了大半邊天。

              解放初期,任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的彭德懷同志視察玉門油礦時,指示軍管會,要把玉門油礦建設成為我國石油工業的“搖籃”。朱德同志1958年視察玉門時,曾題詩勉勵,希望這個油礦為“全國示范作典型”。根據朱總司令和彭總的指示,結合玉門油田的實際情況,我提出玉門油田要發揮“三大、四出”的作用,即把玉門油田辦成大學校、大試驗田、大研究所,出產品、出經驗、出技術、出人才。幾十年來,玉門油田在這些方面做得都是很出色的,為全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玉門油田大力支援了其他石油廠礦的建設和發展,為了全局的需要,他們總是“先讓后上”,“先支援別人,后發展自己”。多年來,玉門油田為支援各地石油會戰而調出的職工總數達7.8萬多人,設備2000多臺套。正如著名詩人李季的詩句所描繪的:“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皆有玉門人。”

              玉門油田在研究采用鉆井新技術、油田注水開發、自噴井和抽油井管理、油井增產技術措施,以及鉆井、采油生產組織等方面,創造了很多成功的經驗,在其他油田推廣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從玉門這個石油工業的“搖籃”里,鍛煉成長了以全國勞動模范郭孟和、王進喜、薛國邦為代表的一代優秀石油工人。玉門還為國家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技術專家、管理人才。從50年代到80年代,全國油田的各級領導干部和科技、管理骨干中,有相當數量的人來自玉門或在玉門工作過。他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鼓舞著廣大石油職工,成為發展石油工業寶貴的精神財富。(未完待續)


            石油資訊 石油行業 石油新聞
            分享到:

            上一篇:中國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業務發展管理座談會召開
            上一篇:聯合國點名批評殼牌石油 尼日爾河石油污染嚴重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