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業成本難關破解之法何在? -------------------------------------------------------------------------------- 近來,在原燃材料價格及運輸費用上漲的雙重發難下,陶瓷企業的生產成本平空上漲了20%以上,利潤空間急劇縮水了。面對這場可謂“災難性”的成本難關,陶瓷企業的破解之法何在? 成本的上漲直接導致企業利潤的降低,這是每一家企業絕對不甘心情愿的事情,必定會想方設法實施降本增效措施,緩解成本壓力,增大利潤空間。尤其是目前陶瓷企業在嚴峻的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面前,上游原燃材料及下游房地產均不同程度提價,而居于中間的陶瓷業卻提價無望,留給了陶瓷企業一道十分難解的“闖關”題目。然而,難關一定要闖,因為成本上漲不僅關系企業的利潤和發展,也危及到企業的安危與命運,難關難解,但仍有破解之法。陶瓷企業既不能忽視成本上漲造成利潤空間縮水、生存空間降低的現實,更應勇于、善于見招拆招、見式破式,積極消化成本上漲的不利因素,力爭還利潤空間的本來面目,破解成本玄關。 面對成本的上漲、產品提價的無望,也許有陶瓷企業會一時窘住,如何破解此次多年“罕見”的成本漲價“寒流”?其實,破解成本玄關的方式方法很多,不同企業可選擇有針對性的不同舉措。陶瓷企業破解成本難關,或從大處著手,運用科技創新或設備升級實現成本的重大突破;或從小處著眼,小革小改強管理,精打細算降消耗;或深挖潛力,從增產提質方面有效化解成本上漲因素;或延伸成本管理鏈條,源于設計、研發,終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 首先,陶瓷企業要做好加強管理、精打細算、降低消耗的日常管理。我們常說“管理出效益”,無論企業處于輝煌時的巔峰,還是困境中的低谷,這永遠是一個恒等式。面對原燃材料成本、運輸成本上漲引發的成本危機,陶瓷企業亦要在加強管理、精打細算、嚴格規章制度、努力降低成本消耗、嚴格節能措施等方面做一番真功夫。但是,這一劑良藥的持續藥效應該是堅持經?;?、制度化、規范化,這樣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其次,陶瓷企業要進一步強化成本意識。在生產規模不變的情況下,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主要有兩條渠道:一是提高價格,增加收入,即價格效益;二是降低成本,減少支出,即成本效益。相對而言,成本效益比價格效益更具穩定性、可控性和可靠性。因此,陶瓷企業要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有關要求,強化全員成本意識,堅持從我做起,人人關注成本,人人分擔成本,人人降低成本,要使降低成本意識貫徹于每一名員工的每一天的工作之中。 再次,陶瓷企業要樹立“大成本”觀念,延伸成本管理鏈條。樹立“大成本”理念,可以促使企業將產品成本與企業競爭緊密聯系起來,通過全方位優化成本,使企業獲得成本優勢和競爭優勢,而延伸企業的成本管理鏈條,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調研、工業設計和研發創新,向下延展到銷售服務、降低客戶的購買成本。最終實現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第四,深挖生產潛力,通過在現有規模基礎上增產提質化解上漲成本。原燃材料、運輸成本的上漲,作為不可逆轉又無法回避的客觀現實,陶瓷企業一方面可采取直接降低成本的辦法和措施,另一方面可采取間接降低成本的辦法,即在現有生產規?;A上,通過增產提質的辦法,有效降低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成本上漲壓力。 第五、提升產品附加值,創新服務,變相提高陶瓷產品的品牌“價格”。成本的上升,價格的持平,讓陶瓷企業進退維谷。面對不可逆轉的成本壓力,陶瓷企業可在產品價格方面做“軟文章”,如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檔次;如通過創新服務,增加服務內容,細化全方位的服務等,變相提高產品的品牌“價格”,減緩利潤的過度流失,緩解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 第六、提高技術裝備水平,依靠科技進步突破高成本“瓶頸”。依靠科技進步、提升裝備水平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更大經濟效益的最有效方式。因此,陶瓷企業面對巨大的成本壓力,要加速技術創新、工藝進步、裝備升級,都會幫助企業實現高成本“瓶頸”最有效的突破。 第七,推進產品設計,提高“軟成本”價值,降低生產制造成本。產品設計是降低生產制造成本的最佳途徑之一,一方面產品設計從材料消耗、工藝繁簡、工作效率、相關費用方面的投入等各環節,從源頭上嚴格控制,可有效削減成本支出;另一方面,產品在制造過程中采用的技術、設計等看不見、摸不著的屬于“智慧勞動”范疇的“軟成本”,不同于那些看得見、摸得著、能用統計方法計算出來的“硬成本”,“軟成本”價值體現出的“附加價值”能有效提高產品價格,增強市場競爭力。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上一篇:
衛生陶瓷的特點
上一篇:
怎樣選擇陶瓷臺盆?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