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在一起環境保護執法過程中,河北邢臺柏鄉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的工作人員發生“內斗”,在環保監察大隊長陳玉申進入被舉報企業執法時,中隊長郭征華對其施以拳打腳踢。經柏鄉縣紀委調查決定,撤銷郭征華、吳會波環保局監察大隊中隊長職務、撤銷陳玉申環保局監察大隊大隊長職務,三人調離執法崗位。同時給予郭征華黨內警告處分,并提請柏鄉縣委免去主管局領導劉建芳環保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職務。同時,縣紀委責成環保部門開展紀律整頓,并對該企業環境違法問題立案查處?。(5月5日中新網報道)
本身嚴肅的環境執法行為,最終卻為一場離奇的執法人員的“內斗”所褻瀆;而經調查,當地又被曝露出執法人員酒后執法、執法者對企業監管不力、以及環保局領導對問題監督不到位的領導責任等諸多問題。事件發展至此,已然充滿了太多故事感,這就很容易勾起網民的幻想情節:在異常敏感地環境執法領域,這其中是否還夾雜著其他的問題?
據媒體報道,在2013年10月的環境監察中,環保部就發現該涉案君和化工有限公司存在環境違法問題,隨后,柏鄉環保局對該企業下發文件,責令停產治理。在此期間,柏鄉縣環保執法人員曾在2013年11月8日、2014年2月20日、3月7日分別前往現場監察,未發現非法生產跡象。而在4月14日號,柏鄉縣環保局接到媒體舉報:君和化工有限公司煙囪外排著濃濃的黑煙。
如此看來,沒有環保部的環境違法檢查就不會出現污染企業的停業治理處分;而如果沒有媒體的舉報,涉案君和化工有限公司就不會再度進入環境違法的視野當中,在這個事件中,負有責任的、而且是最直接的執法部門——環保機關,從效果上而言,幾乎沒有承擔任何實質的作為義務,從而導致了污染企業的我行我素。
而如今,之所以紀委能夠快速介入并解決問題,或許真正的動因也并不是執法程序的嚴格執行,而是媒體的關注,更為直接則是那幾張動手毆打場景的圖片。在一個全民讀圖的時代,圖片具有極大的傳播力,在全民輿論的關注下,政府要快速而又嚴厲的解決問題,這沒有商量的余地;如果沒有這幾張扎眼的圖片,很有可能,這一系列的政府查糾行為將不會發生。
其實在當下,在環境保護領域,有很多的現實問題難以解決:一是基層官員急于政績表現而忽略環境因素。近年來,雖然唯GDP考核觀得以修正,但一個好看的GDP至少可以給官員帶來不小的功績,除此之外,富裕的財政收入還可以為當地政府提供巨大的財政支出力;二是環境執法部門的尷尬地位,隨著國家層面對環境保護政策的側重,各地相應地將環保部門由“二級局”提升為“一級局”,但級別提升的背后,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仍然不夠,基于歷史原因,環境保護宣傳、執法觀念、執法力度上都存在著不足。
除此之外,更為重要,也是更為隱蔽的,存在相當數量的保護傘,為違規企業提供著變相“權力”的保護??陀^上而言,環境污染企業的效益頗豐,但風險巨大,這種收益與成本上的對比就為權力尋租提供了空間,一些領導干部以“干股”的形式加入企業,通過手中的“權力”為企業經營提供便利,使得環保監察執法流于形式。
這些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類似的環保問題將會不可避免的再現,通過沖擊力的影像或者文章來推動環保問題的解決,將成為最為有效地動力,也就是說,如果在制度設計的內部,不能建立起有效地環境監察制度和政府“權力”監督機制,那么,環保官員不“內斗”,環保問題就真的很難暴露。
?。ㄔ瓨祟}:[正義網]環保官員不“內斗”,環保問題難暴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