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記者朱磊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公民應當增強環保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的義務?!?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
上述規定是剛剛通過的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中明確規定的內容。
歷經四次審議,新修訂的環保法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新修訂的環保法諸多條款令人眼前一亮,其中,法律體現出的全民環保理念無疑是亮點之一。那么,在推動全民參與環保方面,新修訂的環保法能夠起到哪些作用呢?近日,《法制日報》記者采訪了有關人士。
提高公眾參與環保程度
碧水藍天、潔凈的空氣是人們所追求和向往的,為了讓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更加理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新修訂的環保法多處提到公眾參與環保的內容,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副主任童衛東介紹,這次對公眾的環保義務作了比較大的規定,尤其是這次要體現全民參與環保的理念,所以在這方面規定得比較多。首先,明確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其次,增加了要求公民采用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的規定,要求公民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配合做好實施環境保護措施,也要求公民對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等等,這都是公眾參與環保的形式。此外還規定了公民對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周珂指出,這次環保法修改把公眾參與程度大大提高了一步,公眾參與在整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都提高了,并且進一步細化了。公眾參與實際上是從兩方面來進行:一方面是賦予他們權利,另一方面是規定他們的義務以及相關責任。這次關于權利的規定,包括公眾的環境保護知情權、信息知情權、監督權利、環評等方面的實體性和程序性參與的權利,都是非常細化的。關于義務,這次對公民環境保護義務的規定是原則性的。對公眾環境保護義務的規定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開始應當把重點放在建立提高環境保護意識,提倡自覺履行義務方面。
環保部法規司副司長別濤指出,新修訂的環保法規定,公民應當增強環保意識,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的義務。這是原則性規定,是一種倡導。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他人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而是應該通過自身行動,減少廢棄物產生,這樣有利于推動環境狀況的點滴改善。
期待細化跟進配套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吳青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城市生活垃圾這個問題。
吳青說,就環境污染來講,城市生活垃圾在固定廢物污染環境方面占不小比重。這次環保法修訂,規定了公民有對垃圾進行分類的義務。新修訂的環保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我們還有大半年的準備時間,下一步還有許多配套法律法規要跟進,包括一些單行法律、地方性法規等。比如,關于垃圾處理的原則、理念和制度可以規定得更加細化。
環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指出,個人行為和環境污染問題之間是有因果聯系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為減少環境污染作一點貢獻。環境問題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而且和公眾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應該為環境保護工作出一份力。將來有些規定還要進一步細化,讓公民參與環境保護有途徑可循,有具體的方法可以學習。
明確規定環保宣傳責任
法律實施離不開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主任袁杰說,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規定,就是關于環保法律規定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環境問題比較專業,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環境知識的了解還很不夠。對環境知識的充分了解,有利于真正認識到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過程中該如何處理好這些關系。
新修訂的環保法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和普及工作,鼓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環境保護志愿者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營造保護環境的良好風氣。”“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環境保護知識納入學校教育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薄靶侣劽襟w應當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
袁杰表示,這些規定很重要,雖然比較原則,但是明確了各個主體應承擔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職責。
“在整個環境保護發展過程中,從小培養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是十分必要的,相信經過若干年堅持不懈的努力,整個環境情況會得到很大改善。”袁杰說。
(原標題:新環保法體現全民參與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