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紹興市環保局進一步強化經濟手段,提高了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倒逼企業加快污染治理進程。去年,紹興市環保局切實加大環保監管力度,檢查企業2.5萬余家,立案449家,處罰2584萬元;全市全年省級飛行監測達標率為78.6%,比上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有效地維護了環境安全和社會穩定。
實施在線監控預警查處機制。制定實施在線監控預警查處辦法,投資6000多萬元建立了在線監控監測系統,實現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聯網互動,區域內重點污染企業的24小時實時監控。對污水超標企業以短信方式向當地政府和企業進行預警通報,要求被預警企業加強整改,對一個周期內累計多次預警超標的企業予以嚴厲查處。去年共預警200余家次,市本級立案查處50余家。
實行政府通報。從去年12月起,紹興市實施“工業企業廢水超標進管行為通報制度,以10天為一個周期,對進管超標前20位的企業進行市政府通報,并通報金融機構作為進管企業環境信用等級評定的重要依據。到目前,已對79家超標企業以市政府的名義進行通報。
開展媒體曝光。以10天為一個周期,將COD濃度排放各前5位的印染、化工行業企業在當地媒體的頭版進行曝光。目前已通報3期計20家超標排放企業,有效震懾了企業違法排污行為。
運用經濟手段。從去年6月起實施污水按濃度收費政策,對進管水質COD超過標準的,每增加100mg/L,收費提高0.2元。今年元旦開始,又對收費政策進行適當調整,進管污水COD值以1000mg/L為基準,100mg/L為一檔。每超過一檔,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分別相應提高0.30元、0.40元和0.50元/立方米;每降一檔,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相應降低0.10元/立方米。通過按濃度收費政策,形成倒逼機制,促使企業加快污染治理進程。
完善隱患摸排。切實加強信訪調查和處理,深入摸排環保不穩定因素,對摸排出的隱患,實施目標管理,落實責任單位、工作措施和完成時間,扎實整改落實,每月進行督查,切實化解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