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特別報道 > 機構可借用民間環保組織的力量來督促減排

            機構可借用民間環保組織的力量來督促減排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0-07-30 訪問: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區主任樸英雨(Young~WooPark)昨天(29日)在出席生態和諧城市論壇時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環境保護僅靠政府組織的力量還不夠,民間環保組織的力量也不可忽視。除此之外,出臺激勵措施和加大對環境的監管同樣重要。

              污染企業罰款力度須高于其利潤

              針對一些地方政府對污染嚴重的企業采取罰款的措施,仍然沒有將環境污染有效控制,樸英雨表示,那是因為罰款的額度不夠。當一個企業被罰款的金額大大小于其利潤來源時,他雖然愿意接受罰款,但同時更加肆無忌憚地我行我素,結果罰款成為遏制環境污染的一種非有效手段。“政府必須制定一個比污染企業利潤更高的罰款金額,才能有效制止其環境污染的再繼續。”

              對于那些花大量資金投入節能減排研發并從事生產制造的企業,樸英雨表示,政府部門應在稅收等方面給予獎勵,比如減少稅務征收的比例等。

              環境意識轉變不容忽視

              樸英雨說,對于節能減排而言,消費者意識轉變不容忽視。“比如在我們父輩甚至更上一代,經濟條件艱苦,家長們都懂得節省。而現在,家庭經濟條件變好了以后,人們往往更加注重享樂,沒有做到節能減排,反而還增加了碳的排放量,比如稍微一熱就開空調。年青一族喜歡穿更好的衣服,稍隔幾年甚至每年都更新時尚服裝,不僅沒有節省資源,反而還使資源更大的浪費。”

              針對竹子作為新興的節能材料,樸英雨表示,當務之急需要改變消費者的心理習慣,這就不是一個企業能做到的事情,需要國家和全社會都要通過各種途徑宣傳竹子作為節能材料的重要性,“只有消費者的心理習慣發生變化了,節能減排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樸英雨表示,像阿拉善生態協會(SEE)這樣的非官方民間環保組織,通過企業自愿參與環保節能,在國家激勵措施和監管力度的雙重作用下,就更能夠有效地督促企業節能減排。記者 伍承波


            環保 環保信息 環保設備
            分享到:

            上一篇:鐘志華:新能源車未必節能環保
            上一篇:世博低碳環保初體驗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