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藏木水電站喜獲“準生證”,未來西藏水電開發尤其是雅魯藏布江水電開發迅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五大發電集團也紛紛摩拳擦掌,開始籌備新一輪的角逐。有專家提出,中國未來水電戰場在世界屋脊。本報專訪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郝鵬,解讀西藏作為我國水力資源第一大省區的開發利用情況及未來開發思路。
水電開發有助緩解結構矛盾
中國能源報:目前西藏水能資源開發利用情況怎樣?
郝鵬: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時,全區只有一座裝機容量為120千瓦的小型水電站,西藏的水電事業幾乎是一片空白。西藏和平解放以后,黨中央、國務院在資金、技術、人才等各個方面,加大了對西藏水電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特別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按照形成“以水電為主、多能互補、集中與分散供電相結合的能源格局”的總體要求,不斷加大水電開發力度,先后開工建設了昌都金河、拉薩直孔、阿里獅泉河、林芝雪卡等骨干水電站。截至目前,全區水電裝機達到51.37萬千瓦(占全區電力裝機總容量的72%)。
中國能源報:開發水能資源對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何意義?
郝鵬:科學開發和合理利用西藏水能資源,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一是有利于改善民生,推進和諧西藏建設。目前,我區有1000多個行政村、14萬戶家庭、70萬人還沒有用上電。加快水能資源開發,加快實施無電地區電力建設規劃,著力解決農牧民用電問題,顯著改善農牧民群眾生活質量,大力提高農牧區生產能力,增加農牧民收入。二是有利于解決瓶頸制約,推進跨越式發展。我區水能資源盡管十分豐富,但開發進程緩慢,能源供應總量不足和結構性矛盾并存,能源供應和保障的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較差。因此,加快西藏水能資源開發,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已成為我區推進跨越式發展迫切要求。三是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推進生態西藏建設。水能資源開發具有運行成本低、清潔、符合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優點,既是解決我區廣大農牧區群眾用電的有效途徑,又是實施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重要舉措。四是有利于推進區域經濟合作與交流,為全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推進西藏水能資源開發,在加強內需電源建設的同時,儲備外送電源項目,構建國家“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既是滿足西藏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需要,也為全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能源支撐。
堅決實施環保一票否決制
中國能源報: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區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如何保證水能資源開發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破壞?
郝鵬:自治區歷來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特別是在水能資源開發建設中,自治區采取了多措并舉,確保項目建設區生態環境良好。一是堅持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所有水電項目要采取環保措施,凡未按環保要求履行審批程序、未通過環保部門審查的建設項目,一率不得開工建設。二是切實加強環保監測。目前,我區在水能資源開發過程中實行環保監理制,確保項目建設全過程都有監督;在工程概算中單列環境保護措施費,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提供資金保障。三是在能源開發過程中,根據資源分布情況,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開發策略。比如,藏西北地區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生態脆弱,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相對貧乏,因此,這些地區的能源建設主要以光伏電站、風光戶用系統、外送電源和農村小水電站等方式為主。而藏東地區處于高山峽谷,水能資源豐富,水電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較小,在一些區域因水電開發形成的“水氣環境”,甚至對保持水土流失、保護環境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在這些地區通過大力開發水電資源解決能源供應問題。
未來建設“三步走”
中國能源報:西藏未來水電產業發展有何規劃?
郝鵬: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的“堅持開發當地能源資源和輸入優質能源并舉,以水電為主,油氣和新能源互補,形成穩定、清潔、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能源體系”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水電,積極利用新能源。2010年到2020年,我們將實施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第一步,近期(2010—2012),努力緩解電力短缺矛盾。加快老虎嘴電站建設并盡快投入運行,推進果多電站建設,加快重大水電電源點建設,建成1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電站。加快無電地區電力建設。青藏直流聯網工程力爭在2012年年底前建成投產,屆時輸入電力30萬千瓦。積極落實“十二五”規劃能源建設項目。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爭取開工建設三個條件成熟的外送電源項目。
第二步,中期(2013—2015),從根本上解決區內用電問題,同步加快外送電源建設。實現用電人口全覆蓋。加快推進“西電東送”接續能源基地電源項目建設。
第三步,遠期(2016—2020),能源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到2020年,電力裝機滿足區內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藏中地區基本形成以水電、火電、光電、風電以及輸入內地優質能源相互補充的電源結構。能源工業逐步建設成為戰略性支撐產業。全區主要城鎮實現集中供暖。廣大農牧區傳統能源基本被替代,并向電氣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