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田野里的不銹鋼廠。吳揚攝
中新網夏邑10月26日電(記者 吳揚)國家對新上馬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環評要求十分嚴格,環評保告不過關,絕對不可以草率建設。然而,河南夏邑一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在環評尚未過關的情況即草率上馬。對此,夏邑縣環保局官員不僅不及時制止,反而主動為這家企業打起了“掩護”:相關官員在談起這家企業是否通過環保評審時,不僅吞吞吐吐,含糊其辭,還強行從記者手中拽走了這家企業的“環評報告”。
據了解,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夏邑縣城關鎮城里村,是夏邑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之一。該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加工、銷售不銹鋼材料及不銹鋼制品的股份制企業,年設計不銹鋼制品產量為15萬噸。當地人習慣稱其為“新源不銹鋼廠”。
9月下旬,記者在夏邑縣城關鎮城里村產業集聚區見到了這個據稱是被夏邑領導特別關注的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不過這家占地600畝的不銹鋼廠除了在離廠區很遠的路邊樹了一塊“新源實業”牌子外,廠區門口卻沒有廠名。
一過路的村民說,“新源不銹鋼廠”占的都是農民的耕地,前不久才投入生產,因為害怕告狀,企業門口一直不敢寫廠名。
記者從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廠區附近群眾了解到,雖然這家公司只是試生產,但已經引起了周邊居民的不滿。“你來的不是時侯,前幾天生產時,狼煙動地,噪聲極大,讓人無法忍受。”
像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這樣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是否通過的相關部門環境評審呢,其治污措施又如何?
在夏邑縣環境保護局,該局官員劉福河向記者表示,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有環評報告,且通過了相關部門的評審。劉福河還特意找來環評報告讓記者翻看。
令人不解是,就在記者的仔細閱讀環保報告并認真的做記錄之時,劉姓官員突然變得煩躁不安、不耐煩起來,并指責記者未經允許擅作記錄。
雖然記者一再解釋作記錄是為了便于準確報道,如實的反映企業情況。熟知,聽了記者話,劉姓官員煩躁情緒非旦沒有平息,反而有些惱怒起來,并不顧一切的強行從記者手中拽走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的“環評報告”。
對于劉姓官員的作法,記者滿腹疑問,百思不得其解。
隨后,在局長的安排下記者見到了該局副局長王團結,記者再次提出看看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的環評報告,被王副局長婉拒。
在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設施是否符合環評要求這一簡單的問題上,王團結的態度十分曖昧。
記者問: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設施是先通過相關部門環境評審后再建設的,還是未經環評就已經開始建設?
王團結答非所問道:有環評報告。
記者問:夏邑新源不銹鋼材料有限公司生產工藝是符合到國家環評要求?
王團結則含糊其辭道:以前符合現在不符合。
但王對以前是什么時候,現在又是什么時候,王團結副局長則不作解釋。
與夏邑縣環保官員含糊不清的態度不同是,當地群眾則舉報說,“新源不銹鋼廠”是在夏邑縣個別領導的支持下非法占用600畝耕地建起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反映人稱,該企業采用的是國家淘汰的生產工藝,根本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業內專家周雪松日前撰文指出:“目前,高耗能產業盲目發展現象出現毫無節制的惡性反彈。”“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當前高耗能產業能夠賺錢,有的行業甚至還存在暴利,地方政府為增加GDP和稅收,不惜充當高耗能產業保護傘。”“高耗能產業盲目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十二五”開局之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攔路虎”。
夏邑縣的官員是否也允當了這類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保護傘呢?這一點恐怕只有夏邑縣的官員們自己清楚。
據初步了解,河南類似項目的重復建設已十分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