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特別報道 > 以環保名義破壞地球生態?

            以環保名義破壞地球生態?

            來源: 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11-11-02 訪問:

              本報訊(實習生龔曉蕾記者許琦敏)石油靠邊站,讓我們用甘蔗造酒精、用玉米制汽油,夠環保吧?但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卻給正當紅的生物能源當頭潑下一盆“冷水”:該組織最新發布的《生物能源的潛在風險和潛在效益并存》報告指出,如無適當的行動、政策和目標保障,發展生物能源就可能演變出在“環保”的名義下,繼續破壞地球生態的惡果!

              能源作物與糧食爭地

              生物能源要靠能源作物來生產,而能源作物的生長離不開土地。目前,地球上耕地數量有限,當能源作物的需求增加,就可能擠占掉糧食的耕地。報告指出:如果沒有適當的行動、政策和目標保障,作物性生物能源會與不斷緊張的農業生產用地產生競爭,并可能導致森林和其他天然生態系統轉變為農業用地。

              民以食為天,是什么驅使農民棄糧食,改種能源作物?價格是一個重要因素。用玉米、甘蔗等深加工可以提煉出乙醇,將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使用,可形成一種新型車用燃料——乙醇汽油。在市場上,作為乙醇玉米的收購價格遠遠高于糧食玉米。目前,盡管全球饑餓人口超過10億,但美國卻有40%的谷物用于生產乙醇。近年,這一問題在我國也有所凸顯。2006年,一份關于東北地區糧食物流的調研報告指出,東北地區的大部分玉米都被就地轉化成淀粉、乙醇等工業原料,嚴重影響了糧食玉米的耕地面積。

              能源作物的土地擴展也威脅到了森林。在巴西,甘蔗僅作為榨糖原料時,種植面積約100萬公頃。但被用作生物能源后,其種植面積已猛升到540萬公頃,一些地方甚至毀壞森林,來種甘蔗。根據巴西的計劃,未來10年,生產乙醇的甘蔗種植面積將增加到1000萬公頃——專家指出,這將致使森林覆蓋率降低,從而抵消了蔗糖乙醇燃料的環保效應。

              人工林擠掉了生態林

              即使生物能源產自人工種植的樹林,也可能對地球生態造成不良影響。WWF報告指出:第二代生物燃料以麥稈、草和木材等為主要原料。這些原料,尤其是木材的大量使用,導致了速生樹種的大量種植,擴大了人工林的面積,在一定程度上對物種多樣的天然生態森林造成破壞。

              棕櫚油就是一個典型事例。產自油棕的棕櫚油是一種廉價的植物油,被大量用于食品加工、化妝品和生物能源等行業。而油棕的種植則成了印度尼西亞森林毀壞的“罪魁禍首”。在1986年到2006年的20年間,印度尼西亞油棕種植面積增長近10倍,但自1990年起,印尼有2800萬公頃雨林遭到破壞。

              人工林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大,但生態效益卻不高。當人們用人工林替代生態林時,就埋伏下了“生態危機”的種子。2007年,四川省政協在《警惕速生林營造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中指出:很多農村將既有的生態系統徹底毀壞,改種巨桉等速生樹種。由于種植單一的植被結構,生態效能十分低下,起不到涵養水土、調節氣候等作用。

              生物能源是一把雙刃劍

              當生物燃料技術只是小范圍地開展時,糧食充裕且價格平穩時,即使偶有質疑聲,也不被人們所重視。而現在,能源作物與糧食作物爭地、生物燃料需求引發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甚至破壞森林和其他天然生態系統,已是不爭的事實。

              同時,根據美國科學院2007年的一份調查顯示,種植玉米消耗的水要比加工提煉玉米為乙醇多200倍,換而言之,其實在生產乙醇前,玉米已經消耗巨量水資源,這甚至比直接使用石油對于地球脆弱的水體系帶來的危害更嚴重。

              有評論稱,發展生物燃料的負面作用已經顯現,而且其帶來的災難性影響才剛剛開始。這更讓我們意識到,生物能源是把雙刃劍,應謹慎地善加利用。WWF在報告中規劃了生物能源的未來,并提出了4點要求:1、讓能源的分配更公平,生產更高效;2、減少能量總需求量;3、改變消費模式;4、制定并推動制定自愿框架和監管框架,并不對生物多樣性、糧食安全、水資源、人權和人們的生計產生負面影響。

              無論如何,生物能源的開發與使用始終不應背離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資訊 國內環保新聞
            分享到:

            上一篇:商務部發2011綠皮書零售業節能環保欠制約
            上一篇:環保部專家稱空氣監測未納入PM2.5因時機不成熟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