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監測已持續兩年多,超標日多在秋冬,專家建議鍛煉以早晨為佳
南方日報(微博)訊 (記者/晏磊)昨日,廣州市環保局舉辦了“讓監測走近生活,讓公眾了解監測”的開放日活動,記者走進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一探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的究竟。市環保局負責人還就媒體和公眾關心的PM2.5作出回應,透露按去年底環保部原則通過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征求意見稿)》中限值標準,廣州去年全年PM2.5超標僅有22天。
市環保局局長羅思源表示,廣州早在2009年便著手PM2.5的監測工作,且已持續監測了兩年多,目前廣州10個空氣質量國控監測站點均具備了PM2.5的監測能力。一旦國家確定標準,將按省的統一部署,立即對外公布監測結果。
他同時透露,如果按照環保部新標規定的PM2.5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標準來衡量,廣州市去年全年的PM2.5顆粒監測數據,超標僅有22天。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以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來,廣州市的空氣質量尚沒有達到必須帶口罩上街或在家中和室內安裝相關空氣凈化器的程度。
環境監測中心站負責人表示,廣州去年PM2.5超標的22天,多集中在PM10數據超標的日子且大多在秋冬季節。而從每日的監測數據來看,環保局建議市民鍛煉時間集中在早晨為好。
“廣州目前擁有9.4萬多輛黃標車,我們今年計劃淘汰其中的5萬輛。”羅思源表示,PM2.5的監測和評價是一個以環保倒逼發展轉型的契機,是壓力,更是動力,可以更快推動廣州市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調整。下一步廣州將加大環境監測和整治力度,并將在此前已采取相關措施并已取得實效的基礎上,今年著力做好包括強化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在內的6個方面工作。
媒體考察團還參觀了廣州環境監測中心站,這是灰霾影響環境空氣監測的六個全國試點工作站之一,僅一臺監測PM2.5的儀器便價值4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