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定64個水源保護區保護東江水
據悉,東江河流經東莞長約75公里,是東莞的主要飲用水源,擔負全市90%以上的供水任務,全市建設于東江的水廠共14個,加上東深抽水站、中部供水工程,各吸水點日取水量總計達到300萬噸。
近年來,為保護東江水質,東莞在東江、各大水庫的取水點劃定了64個水源保護區,并劃定東江和東莞運河陸域三公里、石馬河集雨范圍和十大水庫集雨范圍為畜禽禁養區,總面積達1373平方公里。同時,在東江中上游地區和東深供水工程沿線禁止建設重污染企業,在常平等鎮建設9個環保產業基地。
東莞市除保留東江沿岸二個排洪閘外,關閉沿線所有閘口,將東江沿線各鎮(街道)產生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引入東莞運河,確保不污染東江。2004年,東莞還投入2900萬元,建成石馬河調污工程,將石馬河所有污水全部調入東莞運河,徹底杜絕石馬河流域污水對東江和東深供水工程的影響。同時,投入資金2億元,對東江河堤14公里進行標準化建設。全面清理東江沿岸垃圾場、沙場,整頓沿河的運輸船、油船,組織專業清潔隊伍,長期清理河面水浮蓮及垃圾。
此外,東莞還加強保護水庫水源,在同沙水庫、松山湖、水濂山水庫區域,關閉、搬遷水庫控制區工業企業50家,清拆水庫集水范圍內的所有畜禽養殖場。
今年以來,東莞還決定投資22億元,建設東江與同沙水庫、松山湖水庫等九大水庫聯網工程,總庫容達到1億多立方米。同時加強水庫水質保護,確保水庫不受污染。通過聯網蓄水和水庫水質保護措施,力爭滿足全市2-3個月的生活應急供水,積極應對突發污染事件和特殊干旱時期的應急供水保障。
減少設置東江流域沿線區域排污口
近年來,東莞在東江流域的環境保護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流域的環境保護,特別是水環境保護是區域性的問題,還存在一些問題。
為此,東莞將加強建設項目管理,嚴格環保準入,嚴格控制新增重污染源??茖W設置交界斷面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監測,嚴格考核責任,完善河流污染糾紛的處理機制。
同時,對流域沿線區域應盡量減少設置排污口,對排污口進行定期取樣化驗,公布化驗結果。建立跨區污染治理協調機制,涉及跨區流域、共用江河流域的同級政府應建立聯絡、溝通機制,共同編制流域污染防范和污染治理規劃,并切實按規劃抓好落實,共同做好跨區污染治理,并做好流域生態補償。(編輯:馮怡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