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2009年天然氣科研成果喜獲豐收,4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形成具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的實驗新技術。充實后的氣源對比系列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為我國天然氣勘探領域的拓展提出新方向。
廊坊分院科研人員瞄準勘探開發難點,組織攻關,將自主研發和國外引進相結合,建立天然氣生成模擬實驗體系,實驗體系整體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通過改進實驗方法,建立合理的天然氣生成動力學模型,使烴源巖的產烴率更加符合地質實際,特別是以新的實驗技術獲得的分析數據,為發現更多的天然氣儲量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
在氣源對比方面,科研人員強化氣源對比基礎工作。一方面,開發的天然氣中氧同位素分析技術、氮同位素在線分析技術、硫同位素在線分析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進行同位素國際標樣研制,實現與國際接軌,凸顯在國內天然氣同位素分析領域的權威性,為實驗研究夯實了基礎。
在天然氣成藏方面,廊坊分院科研人員一方面自行設計、研制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天然氣成藏物理模擬系統、高溫高壓擴散系數測定裝置(填補了國內空白),使不同類型氣藏的成藏過程得以在室內模擬,為研究不同類型大氣田的成藏機制創造了條件。另一方面,結合天然氣勘探和開發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試驗模擬研究,解決了蘇里格氣田和須家河氣田氣水關系等問題,有力支持了天然氣勘探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