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幾百塊錢的維修成本,為企業省下了十幾萬元的維修費。”近日,滄州煉化儀修分公司儀表校驗隊隊長劉軍華上演了一出“四兩撥千斤”的好戲。
該公司用來實時分析催化干氣、液化氣組分的德國進口催化色譜儀今年3月底數據超差嚴重,檢查發現電子壓力控制器波動頻繁。聯系生產廠家德國西門子公司,得到的答復是,國內維修不了,需要整機返德國維修,維修費用大約十多萬元,而且維修周期長,嚴重影響催化干氣、液化氣組分的正常分析監測。
劉軍華結合以往維修經驗,決定自己查找“病因”,用“中醫”治“洋病”。他追根溯源,發現造成電子壓力控制器波動超差的原因是樣品中含有硫,導致脫硫劑被硫化,邊緣產生粉化的污染物進入毛細管柱,并被載氣反吹移動堵住了電子壓力控制器出口。于是,他采取措施對污染部位進行了精心清理,并疏通堵住的電子壓力控制器出口,同時,和分析人員一同研究調整樣品脫硫劑、載氣干燥劑的更換頻次,由原來幾個月縮短為一個月,使污染物得到及時清理,只需幾百元就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如今,這套系統運行穩定,“中醫推拿”讓“洋設備”重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