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 王優玲)今年的中國經濟已走過三個季度,作為經濟生活“晴雨表”的能源運行,出現了哪些變化,透露出哪些信息,將呈現怎樣的走勢,備受各界關注。
25日,國家能源局舉行能源經濟運行發布會,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王思強對當前能源運行狀況進行了詳細解讀。
能源需求全面恢復 供給能力繼續增強
“今年以來,在宏觀經濟穩步回升帶動下,能源需求全面恢復到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并再創新高,供給能力繼續增強。”王思強說。
今年上半年,受國內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帶動,加上去年同期較低,我國能源供需增幅較高,絕對量也已恢復甚至超過經濟增長較快的2008年同期水平。三季度以來,我國能源需求增速逐漸放緩。
能源運行的曲線符合我國經濟運行的走勢。去年我國經濟呈現前低后高,而今年經濟呈現前高后低態勢。今年以來,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連續下滑后,8月份和9月份連續出現兩次反彈。
“前三季度主要能源品種季節性波動特征明顯,特別是隨著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的顯現,在能源供應總量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需求仍然旺盛,但增速逐漸回落,供需關系總體寬松。”王思強說。
從能源需求看,前三季度,煤炭市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總體態勢寬松。三季度開始,電力、鋼鐵、冶金和建材等主要用煤行業增速減緩,煤炭消費轉淡;電力消費快速增長后穩步回落,重工業用電增速回落,9月,重工業用電量環比下降17.3%,當月全社會用電量環比下降12%。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能源科技創新再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