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內蒙古興和縣的林區還是一片荒地,其中一部分已沙化。當地小朋友有著天生的紅臉蛋和沙眼,原因是這里海拔較高、風沙很大。那一年,本田及旗下在華企業向興和縣政府傳達了想法,并與當地林業局商討,將較為嚴重的半沙化地區作為植樹區,以保護這里的生態環境。
兩年后的今天,當廣汽本田帶領30個環保家庭來到這里時,沙地已經變為綠林。有人還特意去尋找自己當年親手種植的那棵樹苗,看見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頗為欣慰。廣本希望將這一成果延續下去,在其他沙化嚴重的地區繼續耕耘,讓周邊的人們受益。
這場植樹造林工程從2008年延續到2012年,為期5年,由本田在華14家企業攜手植樹7000余畝,計劃種植約70萬株植物,總投入1000萬元人民幣。當時,組織植樹的汽車企業有不少,但能投入較高資金,并建立可持續發展計劃的不多。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兵后篤芳說,本田不光是出錢出力,還從長遠考慮,在樹種選擇及種植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研究。
這一公益活動雖然有明顯向政府示好的意圖,但對京津冀地區環境的改善頗為有利。據了解,興和縣是一個沙化嚴重的地區,也是北京市沙塵暴的關鍵污染源。本田聲稱,預計工程完成后,興和縣土地荒漠化和草地退化、沙化的現象將得到有力遏制,并形成良性循環,從而為京津冀地區增加一道綠色的屏障。
那一年,很多廣本員工和記者都成為這場綠化活動的見證者。正如今年參與植樹的30個環保家庭,他們并不是象征性地植幾棵樹“作秀”,更多的家長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希望這些“幼苗”能到艱苦的環境中去磨煉,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吃苦精神。有家長表示,希望廣本每年都能帶他們來到這里,讓孩子們看到自己辛苦的結晶和這里氣候環境的轉變。
當低碳、環保成為時髦名詞的時候,很多人選擇的是觀望。很少有人知道,環保離自己如此之近。自7月5日廣本植樹活動在網絡上公布以后,共有4萬多名網友提交了環保心愿,最終,30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環保家庭入圍,在內蒙古興和縣的土地上,種下400多棵樹苗。
這次行動將“讓孩子的天空更蔚藍”企業環??谔?/a>穿插其中,成為廣本構建環保車企身體力行的表現。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鳴表示:“藍天代表環保,孩子代表人類也代表未來,這樣的組合更能體現我們投入環保事業的意義所在。我們要讓客戶以及全社會感覺到廣本存在的必要性,公益活動對銷售未必能帶來什么好處,但體現的是企業對社會負責任的理念。”
早在2008年,廣本就正式啟動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計劃”,明確提出在制造環節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指標,即在2010年,實現生產單臺產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05年降低6%%,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5萬噸。如今,這一目標已經順利實現。
“讓孩子的天空更蔚藍”,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口號,還是一個自我約束的標準。履行社會責任,保護我們的后代,往往也是一個品牌最佳的包裝策略,廣本深知這一點。(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