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城市進入冬季后就開始供暖,這使得燃煤污染加劇,加劇了蘭州冬季大氣污染的程度。
在今年進入冬季后,蘭州市決定采取規范供熱企業環境管理,在燃煤企業中推廣使用低硫煤,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加大環境監管和嚴格控制揚塵污染等五項措施,防治大氣污染。
蘭州市市長袁占庭表示,加強對污染源的治理,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
由于蘭州市能源結構以燃煤為主,燃煤污染成了的冬季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為了減少冬季大氣污染排放,除了企業付出限產、停產的代價外,蘭州市政府還在供暖期劃定了禁止銷售、使用高污染燃料區域,減輕燃煤對大氣的污染。
“‘禁燃區’內限期停止銷售、使用各種高污染燃料及設備。”蘭州市副市長姚國慶介紹,“同時,強化煤炭管制,市區所有煤炭加工、銷售、使用單位,必須是低硫份、低灰分煤炭,所有達不到環保要求的煤炭要全部封存,采取技術處理確保達標后才能使用。”
除燃煤污染外,由于城市機動車數量增長激增,加上道路擁堵,該城市市內主要交通干道已經形成大氣污染帶,汽車尾氣成了大氣污染重要污染源。
蘭州市公安局局長王幸說,近年來,蘭州市的汽車保有量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加,在過去的十年中,蘭州市的汽車保有量從11萬輛增加到37萬輛。
姚國慶說,針對機動車的尾氣污染,蘭州市設立了機動車尾氣檢查檢測點,禁止不達標車輛上路行駛,并且在城區空氣質量處于紅色預警級別時還要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這意味著,當該城市空氣質量達到紅色預警級別時,每天將有50%的機動車不能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