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王興棟
國際著名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周一公布的報告稱,由于近年來中國在軍事科技方面取得的進步以及能源進口多元化方面取得的成績,中國對俄羅斯能源和武器的依賴大大降低,作為其結果,俄羅斯在和中國打交道時其地位遭到削弱,中國則占據上風。
在軍事合作領域,俄羅斯并不愿意將最先進的武器賣給中國,因此中國對俄制武器的興趣也在降低,而且中國現在更有興趣的是購買技術來發展自己的軍工產業。在能源合作領域,過去五年來中國對俄羅斯石油的需求實際上在下降。當前,中國最大的石油進口來源國是沙特,其次是非洲的安哥拉,伊朗和阿曼緊隨其后。天然氣方面,中國已經找到很多天然氣供應國,特別是一些中亞國家,因此在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方面中國的態度比較強硬,并沒有在價格上向俄羅斯作出過多讓步。比如,中俄兩國之前達成的未來三十年俄羅斯向中國供應總值上萬億美元的天然氣協議因為雙方開價懸殊太大而無法談攏。報告認為,中俄從內心深處并不信任對方,雙方的合作只是基于現實利益的務實合作,未來這種合作模式將得以維持。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