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澄,楊 玲
(杭州興龍泵業有限公司,杭州 311115)
摘要:脫水后干污泥,用單螺桿泵通過內襯塑料的鋼管,從脫水機房送到運輸車船、填埋場或其他處理裝置中,不失為一 種既方便可靠,又較為經濟合理且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輸送方法。
關鍵詞:脫水干污泥; 單螺桿泵; 管道輸送
脫水干污泥的最終處理已逐漸引起各方面重視,但不管采用何種處理方式,如何將干泥從脫水機房送到處理地點或運輸工具上,始終是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最早普遍采用的是皮帶運輸機將脫水干污泥送到脫水機房外,堆在地上,再用人工或其他機械輸送出去。由于皮帶運輸機是敞開的,到處濺撒,遍地狼藉,造成二次污染。用無軸螺旋可以較好解決二次污染問題,但其一是輸送距離有限,一般不超過20m,二是提升高度或者轉彎較為困難。從2002年起,杭州興龍泵業有限公司和有關使用單位配合,用單螺桿泵通過管道輸送脫水干污泥,取得較好效果。
1 兩個工程實例
1.1 紹興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
由6臺帶式脫水機進行脫水,分2組由無軸螺旋將脫水后干污泥送入GN105-2A單螺桿泵,每臺最大輸送量為8m3/h,通過直徑φ200的管道直接將污泥排放到填埋場[1],其布置如圖1。
從2002年至今已運行5年多,共已輸送干污泥85000m3,目前正在填埋場邊上建造烘干焚燒爐,屆時將干污泥直接送入爐內處理。
1.2 杭州水務集團祥符水廠(供水能力25萬t/d)
由于水源地距水廠距離15km,在廠內設置干化裝置,沉淀后的污泥,由2臺離心機進行脫水,原用2臺無軸螺旋送到脫水機房外堆泥場再裝車外運。2臺無軸螺旋串聯布置(見圖2)。
其中任何一臺發生故障均會造成整個系統停止運行。2005年趁無軸螺旋需要更新機會,改用2臺GN85-2A單螺桿泵,以單元布置形式通過管道,各自負擔1臺離心機干泥外輸任務,單臺最大輸送量4m3/h(見圖3),設備性能可靠,迄今已運行一年多。泥排入堆場后,目前仍用鏟車裝車外運,但保留了高位料倉的提升能力,將來可以通過料倉裝車,省去1臺裝載鏟車,進一步節約運行費用,也改善了環境條件。自來水廠的污泥由于沒有經過生化處理,其黏稠度較污水廠污泥高,輸送更為困難,經過對其進料系統進行改進才解決了順利輸送。
2 泵的選用
2.1 泵的結構及材質
泵應采用帶有喂料裝置的結構,如圖4所示。一般不需要加破橋裝置。但泵的定、轉子及軸封應充分考慮耐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