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網訊(通訊員 蔡振宇)中國人有句俗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安瘛北环旁谑孜?,充分說明它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成立60年來,開門七件事變化最大的,非“柴”莫屬。
伊寧市上海城小區居民王輝今年62歲,是一名家庭主婦,她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干好家務。她告訴記者,以前做飯、燒水很麻煩,每做一頓飯都要準備好久,“生爐子”、“留火種”是她們這一代人從小就要學會的技能。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后,罐裝煤氣逐漸普及,人們不用再一大早起來駕火,生爐子,也不需要每天檢查爐火是否熄滅,最主要的是擺脫了滿是煤煙味的廚房。
市民王輝說:“我是土生土長的伊寧人,伊寧市的各種變化我是歷歷在目,以前小時候做飯、取暖全用的土爐子,1965年以后家里面有了鐵爐子,到了九幾年就全都是用的煤氣灶,現在每家每戶都用上了天然氣。”
伊寧市天然氣入戶工程2009年啟動,至今已累計完成天然氣管線敷設110公里,入戶安裝11萬余戶,10萬余戶居民用上了天然氣。目前伊寧市民用天然氣覆蓋率已達到70%,標志著伊寧市能源消耗日趨清潔化。
?。ㄔ瓨祟}:伊寧市家用能源消耗日趨清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