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聞 時間: 2014-08-05來源: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周秋敏 通訊員 南宣 瑞嫻) 環保信用評級不過關的“紅牌”企業將面臨壓縮貸款、退出貸款等問題,甚至被責令停業、關閉。記者昨日獲悉,南沙區環保局近日出臺《南沙區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計劃在全區推出企業環保信用考評新機制,對企業環境保護信用分紅黃藍綠等4個等級,進行差異化管理,并將其直接與企業的獎懲措施掛鉤。
8類企業納入評價體系
南沙區環保部門負責人表示,此舉目的是希望改變以往環保領域因違法成本太低,造成違法現象屢禁不絕的局面。
據了解,本次納入環保信用評價體系監管范圍的共計8大類企業,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環境風險高、生態環境影響大的排污企業。包括有國家、省、市重點監控企業,納入環境統計范圍內的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污染行業內的企業,污染物排放超過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50%及以上的企業等。
拿了紅牌,貸款無門
企業環境信用評級每年度評價一次,由高到低分為環4個等級,分別用綠牌、藍牌、黃牌、紅牌表示。為解決環保領域“違法成本低”不合理局面,《辦法》將采取“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其中,綠牌企業、藍牌企業將在辦理行政許可申請事項,安排環保專項資金、爭取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等方面,獲得政府方面的諸多扶持。
相反,被掛紅牌的“環保不良企業”,則將面臨環保部門的10大監管措施。其中包括:暫停各類環保專項資金補助;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其審慎授信,在其環境信用等級提升之前,不予新增貸款,并視情況逐步壓縮貸款,直至退出貸款等。對造成環境污染嚴重的排污單位,由環保主管部門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辦法》明確,企業存在環評未通過先開工,環保措施未通過驗收就投產等14種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的,將評為“環保不良企業”,直接掛紅牌。
(原標題:環保信用拿了紅牌企業想貸款有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