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的發電、輸電設備行業并不具有整體性機會,但如果遵循節能環保的思路,仍然能從其中的細分行業中挖掘到投資亮點。同時,當前國際油價、煤價持續高企,也促使資金逐漸關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板塊中蘊含了豐富的機會。分析人士指出,電力設備行業的投資機會依次為傳統能源發電設備最小、輸電行業次之、新能源板塊最大。
看淡傳統發電設備
傳統電力設備行業的制造成本受上游原材料價格變化影響較大。據中投證券測算,電力設備行業成本構成中,鋼材類原材料價格變化對發電設備的影響較大,占成本比率超過50%。發電設備的生產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因此07年下半年至08年初的鋼材價格會影響到08年發電設備行業的毛利率。目前鋼鐵價格相比07年均價已有30%左右的漲幅,國內電站機組的成本壓力相對較大。
另一方面,電力設備需求方電力裝機容量的增速已經出現放緩跡象。07年全國總裝機容量達到71329萬千瓦,同比增長14.36%,增速已經放緩。按照國家規劃,“十一五”期間共需新增裝機4.2億千瓦,那么未來幾年累計裝機容量的復合增長率在10%左右。06—07年是新增裝機容量投產的高峰年,預計08年以后國內裝機增速依然回落。
在成本上升和需求減少的雙重壓力下,發電設備產量增速大幅回落。中信證券(600030)指出,2007年發電設備生產完成13180萬千瓦,同比增長10.9%,增速較06年有了較大程度回落。2008年1—4月產量為3912萬千瓦,預計08—09年產量均在1.1—1.3億千瓦左右,電站設備產量顯現出周期性階段頂部特征。
但傳統發電設備行業中并非毫無機會,相對火電,水力發電“可再生”性更強,更能節約現有的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目前看,水電設備領域投資增速仍然較快,行業仍然景氣。08年一季度,電站鍋爐、汽輪發電機、水輪發電機產量同比增長分別為-4.0%、12.2%和45.1%,與火電相關的鍋爐、汽輪發電機類設備受火電投資放緩的影響,增速均有明顯下降,而水輪發電機等設備產量受水電投資拉動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從利潤增速看,水電設備也具有相對優勢。2007年1—11月鍋爐、汽輪機、水輪機、發電機收入同比增長分別為15%、27%、31%、3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28%、18%、152%、59%,中信證券預計,2015年前中國水電仍然處于跨越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