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拼車,其實在許多國家早已司空見慣,為的是節能環保、減少污染。在德國、新加坡,趕上交通高峰私家車空車上路得遭罰款。在美國多個州,車里有兩個人以上就能在拼車專用車道通行。一邊為空氣質量鬧心,一邊又不允許拼車以提高車輛使用效率,顯然既不合理又不合情。
????京城車輛即將單雙號限行,而據報道,京城限行期間的租車價已漲了3倍有余,普通人無力問津。這讓找車成了當務之急,熟人間的、友誼型的“捎帶”哪能解決這么多人的問題?大量市民必將開始與陌生人或小區鄰居的合作拼車之旅。
????更何況,即使結束限行,居高不下的油價也將刺激拼車持續流行。前兩天,汽油剛進行了4年來幅度最大的一次漲價,養車是越來越貴、越來越難了。精打細算的人青睞搭伙,那些在限行中有過合作拼車、體驗過成本分擔甜頭的車主也未必肯離開拼車大軍。
????環保、限行、高油價,這三條哪一條都不以誰的意志為轉移,條條都能把拼車逼出一個“合法性”,而這些年有關部門對拼車一味言“禁”也只拿出了一個原因:有償拼車涉嫌非法營運——即搶了出租車的生意,萬一發生事故,車主跟搭乘者還會為賠償扯不清。
????經營肯定有償,但有償未必是經營。一輛車是不是營運,“給包煙就算”的標準肯定不行,話說回來,這種口號標準響則響矣,還真沒啥可操作性。只要私家車拼車為的是省錢而不是掙錢、是互利而不是贏利、是定點拼車而不是一天到晚四處拉生意,那就跟營運沒有干系。至于成本如何分攤,是給油錢還是給包煙,拼車雙方可協商確定,無需管理者操心。
????雖然從表面看,拼車多了,出租車難免少幾單生意,但拼車降低的擁堵成本足以讓每個人受益,其中就包括出租車司機。對大多數人而言,拼車為的是方便上下班,因此拼車有助于早晚交通高峰的舒緩。而拼車集中于固定時段,不趴活、不亂轉,足以跟非法營運的黑車區別開來。
????至于拼車的可靠性,也并非是無法解決的難題。雖然拼車因為沒名沒分所以沒有法律專門規定雙方的義務和權利,但拼車族可簽訂協議處理爽約及交通事故問題,或通過車上人員責任險等增強對搭車者的保障,這類商業補充險實際上對車主本人也有利。
????從根上說,拼車屬于市民自己幫自己,環保、限行、高油價,拼車只會越來越普及。如果管理部門不思引導,只抱著“禁”字當頭的老腦筋,那等于逼市民削足適履,可誰會愿意跟自個的腳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