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5月8日,“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機遇與挑戰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與會的眾多中國企業及行業協會代表共同探討了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企業如何采取行動迎接機遇和挑戰。
本次論壇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節能信息傳播中心共同主辦,并得到了匯豐氣候伙伴同行項目、碳信息披露項目、商道縱橫及搜狐綠色科技頻道的大力支持。
![]() |
呂文斌:各位專家,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我是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司長,我向大家介紹有關政策推動節能減排的情況。實際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對企業來說,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我下面從政府推動這方面的情況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節能,大家都知道,指加強能源管理,采取技術上的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能源系統的總效率現在是13%左右,從加工轉換到使用的時候,甚至90%已經浪費和損失掉了,所以提高能源效率顯得尤為重要,單位gdp的能耗,一個特定地區,你能源消費的總量除以你可比的gdp來衡量它的單位gdp的能源消耗,反映了國家經濟水平的狀況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節能目標。
我們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我們概括講在中國要通過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加強管理,深化改革等措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友好型社會,它的內涵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來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這個概念更多是從國外引進來的。
現在從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我們要以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遵循自然規律為核心,以綠色科技為動力,倡導環境文化和生態文明。這個概念就是節能減排的概念,過去我們講節能,講減排,連起來應該說從去年初期的時候把這兩個概念連起來了,一般講節能解決節約能源,提高能效,減排就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我們中國現在的特定含義,節能指的是實現十一五規劃提出的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標減排是要減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以及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節能減排是中國推進兩型社會的重要內容。
應該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這幾年都做了一系列的安排部署,這里面我簡單回顧一下,從2003年開始,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約束加大的情況下,2004年在2006年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能源節約活動,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節能中長期的專項規劃》,2005年6月份,明確提出要促進形成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專門審議兩個文件,國務院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工作。2005年底,制訂十一五規劃的時候,中央建議里面,一個是提出gdp的量化的指標,提出gdp能耗的量化指標,十一五期間降低20%,提出建設兩型社會是十一五的重大戰略任務。2006底,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時候,主題是建設節約型社會,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將來兩型社會的重要性,要求花最大的力氣抓好節約能源的工作。2007年4月份,國務院召開了節能減排的電視電話會議,對全國的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一個是我們制訂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這個工作方案包括十個方面,45條,就是按照十一五期間的約束性目標,另外一個是國家應對氣侯變化的方案,表明中國在應對氣侯方面的原則和立場,以及我們采取的措施。
為了加強這項工作的進展,國務院成立了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溫家寶總理來擔任,最近大家也知道,在進行各個部門的職能的調整,國務院已經明確,國務院節能減排辦公室繼續保留,放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作為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的組織機構。去年國務院就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