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jxvjd"></form>
<sub id="jxvjd"></sub>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listing id="jxvjd"></listing></address></address><noframes id="jxvjd">
<address id="jxvjd"><address id="jxvjd"><menuitem id="jxvjd"></menuitem></address></address>

<noframes id="jxvjd">

      <noframes id="jxvjd">
          1. 一起環保,要去環保-環保信息網(17環保網)
          2. 當前位置:環保信息網 > 環保行業資訊 > 行業新聞 > 環保局 干事的還是養人的

            環保局 干事的還是養人的

            來源: 中華工商時報切記!信息來至互聯網,僅供參考2009-08-05 訪問:

              真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堂堂縣環保局職工的工資居然比最低標準還要低。然而,這并不是我最關注的,我所在意的是,在如此低待遇的前提下,人們對于環保局應該敬而遠之,至少不應該趨之若鶩才對,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雖然環境監察大隊現在超編嚴重,職工的工資很低,但仍有很多人托親戚找朋友擠進來”。

              表面上看,這是許多人對吃公家飯、做公家人情有獨鐘的緣故,折射出他們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識。其實不然,主要原因還在于少數手握一定權力的官員對環保局職能的認識存在偏位甚至錯位。也就是說,機構之所以臃腫,人員之所以超編嚴重,是因為少數領導把環保局當成是養人的地方,而不是干事的地方。也正是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才發生縣政府在明知環保局超編,仍然不斷地向環保局安排人員的荒唐事情來。

              畢竟 蛋糕只有巴掌大一塊,然而想吃蛋糕的人卻站滿了整個操場,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干事的還是不干事的,干得了好事的還是干不了好事的,能夠干事的還是不能干事的,想干事的還是不想干事的,每個人所能分到的份額自然就少了,這事實上也造成了這樣的局面,原本應該由做事的少數職工獲得的報酬卻被不做事的多數人均分了,分配不公也就由此產生。

              但機構臃腫所產生的不良后果遠不止分配不公本身,更重要的是,由于本該用來購買監測設備、提高監測水平的排污費等專項資金還不夠發工資,就使得環保局作為肩負環境監督保護職能的政府機構正確行使職能都變得困難起來。于是就造成這樣的局面,環境監察這一基本職能由于條件的限制得不到起碼的履行,相反卻把主要精力用到了收取排污費上面,環保局由此成為了收取排污費局。

              把機關當成是養人的,而不是干事的不良現象具有一定普遍性,它在我國不少地區,不少部門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它不僅造成機構臃腫,人員超編,而且,還使得政府部門的公共職能變得模糊起來,不是盡一己之責為人民辦實事,而是想方設法謀取部門利益,長此以往,也必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政府部門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公信力。

            ??? 記者:徐光木
            小調查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分享到:

            上一篇:蓮花味精屢陷環保門面臨關門停產危險
            上一篇:日立力推環保節能型電梯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