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河南知名企業的蓮花味精,屢次因環保問題面臨關門停產危險。
盡管蓮花味精先后多次進行廢水治理,但卻始終沒能徹底脫離環保“黑名單”。
在榮譽的光環下,蓮花味精對企業的諸多問題及漏洞疏于防范,致使“污染”成為懸在蓮花味精頭上的一把利劍。
□經濟視點報記者 馬艷紅
日前,正欲攜手江西正邦集團打造“中國農業航母”的蓮花味精再次陷入“環保門”。
7月3日,國家環??偩?/a>宣布,對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6市2縣5個工業園區實行“流域限批”。周口市“榜上有名”。
對于此次“流域限批”,周口市表示將全力以赴整治污染,爭取在此次“流域限批”的名單中第一個得到解限。為此,周口市強制治理了一批頗有影響力的企業,其中包括蓮花味精、輔仁藥業、邦杰集團等。
這些企業是周口、河南乃至全國的知名企業,更是當地的納稅大戶、財政支柱。而在此次“黑名單”中的蓮花味精,一度曾因環保問題面臨關門停產危險。
“排污大戶”
上世紀90年代,蓮花味精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就遇到了污水治理的重大挑戰。由于當初建廠選址時疏于規劃,蓮花味精的主要生產線均處于項城人口稠密的市區,此后多年里,項城無論晴天陰天,天空陰霾難散。作為國家重點關注的淮河流域的大型企業,蓮花味精與“污染”這一課題也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4年,河南蓮花味精因污染嚴重而被媒體曝光。1995年9月,“排污大戶”蓮花味精再次被列入重點污染企業的“黑名單”。1997年,蓮花公司終于摘掉了“污染大戶”的帽子。可隨后兩年,當地群眾對蓮花味精偷排污水的舉報一直沒有斷過。2003年,國家環??偩?/a>環境監察辦對蓮花集團做了8天暗訪后,下發了《關于河南省蓮花味精集團有限公司故意偷排廢水查處情況的通報》,蓮花味精因偷排污被罰款1200多萬元。但巨額罰款似乎并沒能堵住企業偷排的污水口。2004年6月6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欄目又對蓮花味精仍然偷排不斷的情況進行了報道。
在經過最初的逃避之后,蓮花味精終于認識到自己給當地及淮河下游帶來的災難,表示愿意成為治理味精廢水的“試驗田”。
艱難治污路
在本次周口市集中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工作會上,周口市副市長劉保倉表示,將依法對蓮花味精廠等違法排污企業實施關停督辦或相關的治理。
蓮花味精也表明了企業擔責的態度。蓮花味精副總經理高力棟表示,蓮花味精將在9月底完成全面整改,爭取成為治理污染的先鋒。
其實,早在1997年,蓮花味精就投入治污資金1.5億元,聘請了大批專家進行污水治理,蓮花味精還經常裝上一桶桶廢水,千里迢迢送往成都、南寧等地,供專家們分析研究。
1997年12月5日,國家環保局宣布,蓮花味精工業廢水實現達標排放。在淮河流域19家重點治理企業中,蓮花味精率先甩掉了“污染大戶”的帽子。
但在2003年,蓮花味精又因治污不力,被罰款1000萬元,并追究了一系列責任。之后,蓮花味精又花巨資全面解決工藝、技術難題,于當年9月達到零排放的目標。
2006年,蓮花味精實現了環保由投入型向效益型的轉變。并于2007年6月正式啟動大氣污染治理工程。
公司在經歷了艱難的治污過程之后,似乎迎來了一些曙光。然而,再次陷入“環保門”事件,還是給蓮花味精的治污之路帶來新的挑戰。
快速擴張下的企業陋病
一度被很多媒體贊為“循環經濟先鋒”、“環保大黑馬”的蓮花味精,最近幾年在治污問題所付出的努力有目共睹??蔀槭裁丛谌绱伺Φ那闆r下,還是會再度陷入“環保門”呢?
河南財經學院文化傳播系廣告專業副教授董宣認為,蓮花味精、輔仁藥業、邦杰集團之所以會進入環保黑名單,主要還是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比如蓮花味精,它的經歷可以說是這一時期中國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蓮花曾經是一個業績優異的明星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榮譽的光環下卻失去了企業發展的方向和原則,對企業快速擴張帶來的諸多問題及漏洞也疏于防范。
1998年到2002年,是蓮花味精的急速膨脹期。在“創業功臣”李懷清的帶領下,蓮花味精在短短幾年內擴張成為一個橫跨多個行業的“超級帝國”,并成為一家上市公司。但傳統國企的弊病在這里幾乎都能找到,企業發展壯大后沒有及時適應環境變化,還養成了“惟我獨尊”的意識,并直接導致了其經濟效益的下降,也使得公司在治理污染方面的資金投入不夠充分,致使“污染”成為懸在蓮花味精頭上的一把利劍。
同時,針對蓮花味精違反環保規定的污水偷排偷放等行為,地方政府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綏靖政策”,使企業在獲取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在失控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嘗到了自釀的苦酒。
董宣認為,對于味精生產這類高污染企業來說,假如不在控制排污上采取斷然措施、投入巨資、采用最新環??萍?/a>,就會越來越受到國家宏觀政策的限制,果真如此,“咸魚翻身”的機會就很難出現了。
面對環保危機,蓮花味精路在何方?對此有決定權的不應只是政府和企業,還應該有一萬六千多名“蓮花”人和成千上萬的股民,以及更多生活在淮河流域的普通老百姓。
小調查 環保 環保新聞 環保信息 上一篇:環保節能 柯美打造綠色企業形象 上一篇:環保局 干事的還是養人的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