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偉
眼下,各地都在推行創新型城市建設,規劃中充滿了“信息化”、“品牌”、“專利技術產業化”、“現代農業”等字樣,令人欣慰的是,環保也“露臉”其中,扮演起“創新”的角色,這無疑是在昭示,大眾更關注環保,環保地位提高,環保在被賦予新的意義和使命。
在日前公布的《濟南市創新型城市建設規劃》中,發展循環經濟成了重點之一?!兑巹潯穼懨?,加強工業廢物利用,以高爐氣、焦爐煤氣、煉油干氣、化肥吹風氣等可燃排空氣體利用為重點,推廣可燃排空氣體回收發電。以煤矸石、粉煤灰、爐渣和冶煉廢渣利用為重點,發展利廢新型建材,鼓勵利用廢渣生產水泥,實現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建設5~10家大型環保產業集團,基本形成全市環保產業的主導產品、拳頭產品、名牌產品。另外,對節水、一水多用、淘汰老舊汽車、開發高效節能家電和節能材料及技術等,有了詳細的規劃。
“創新型城市”之中有了環保,環保必須適應創新。就全國而言,今年的環保工作面臨著一道關鍵的檻,稱謂重大任務的完成年也好、“ 城市建設規劃,各行各業都有了新的期待,新的目標。環保要“新”,是因為形勢“新”,甚至“新”到了各級各地各類計劃、規劃、中遠目標中都抹上環保這一筆。如此情景下,環保人欣喜事小,沉甸甸的“使命”事大,更何況,“使命”越來越縝密地化作了硬任務、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