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速生林不能威脅廣西生物多樣性———3月29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跨國紙制品公司斯道拉恩索公司在廣西南寧簽署諒解備忘錄,這是前者對后者在廣西的人工林營造項目進行的環境與社會影響評估的后續。正當“gdp至上”的傳統發展觀遭到中國社會普遍強烈質疑,正當在華跨國公司負面消息頻傳,正當印尼金光集團在中國大陸的人工速生林項目遭到綠色和平組織的猛烈抨擊,正當中國社會對外資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這一舉措的意義無疑是重大的。
如同絕大多數市場參與者們所預期的那樣,伯南克時代的首次加息于美國東部時間3月28日來臨。當天下午,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從4.5%提高到4.75%,貼現率以同樣幅度提高到5.75%,這也是聯儲自2004年6月以來的第15次加息。伯南克之所以在他的首次利率決策中繼續追隨格林斯潘的加息步伐,原因是美國經濟增長勢頭依然強勁,通貨膨脹的威脅卻沒有解除。
伯南克時代的第一次利率決策已經水落石出,人們關心的是他接下來會如何動作。下一步的利率決策依然取決于經濟增長態勢和通貨膨脹壓力。從國際經濟形勢來看,美國經濟繼續維持較強勁增長態勢的幾率很高,聯儲公開聲明對此也表現出了樂觀的態度。加上目前名義利率雖然不低,但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后的真實利率并不算高,除非4月底公布的美國1季度經濟增長率數據不如人意,否則伯南克多半會在5月份的下一次利率會議上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5%的中性利率上限,隨后進入相機決策階段。
3月份以來,中國與美歐、特別是與美國的經貿爭端一再升溫:舒默、格雷厄姆和科伯恩3人首次以美國參議員身份訪華;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接踵而來;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查爾斯·格萊斯利和民主黨參議員馬克斯·鮑卡斯宣布新提案,要求美國財政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相關國家更密切合作以解決匯率失衡問題,如果被美國國會認定的“貨幣失調國家”沒有在6個月內采取行動解決問題,美國國會將要求政府采取多項制裁措施;30日,美歐又聯手向世貿組織起訴中國汽車產品進口政策;……一時間,中美經貿關系似乎烏云滿天,不少人擔心中美貿易戰迫在眉睫。
其實,仔細分析,我們就可以發現無需為中美貿易戰過度擔心。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為中美貿易爭端根源并非中國單方面責任。其次,中美經貿關系并不如同某些人所描繪的那樣是美國對中國的單方面恩賜,而是一種互利的關系。甚至格萊斯利也認為,對中美貿易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鮑卡斯則希望不僅要看到對中國的擔心,也要看到中國帶來的機會。第三,中美貿易戰將使美國蒙受巨大的損失,以至于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就直稱,正當美國空前依賴外資彌補其國民儲蓄缺口之時,發動對華貿易戰猶如“經濟自殺”。美國大企業、政界要人也紛紛警告不要挑起對華貿易戰。而且,某些提議的對華制裁措施與其說是制裁中國,還不如說是制裁美國企業。第四,中美貿易戰將使東亞其他經濟體、乃至世界其它地區都會受到巨大沖擊。其它有關國家也會努力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相信我國政府也會發動其它國家的力量阻止事態惡化。既然如此,我們何必過分擔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