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進入新年,江陰城鄉百萬居民全部喝上長江自來水,徹底告別了深井水和小河水。為確保飲水安全,近日江陰對原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范圍和保護級別作大范圍調整,將長江飲用水取水口上下延伸,以讓百姓放心喝長江水。
江陰的小灣水廠和區域水廠每天承擔著從長江取水的重責,日供水能力70萬噸,供水范圍覆蓋江陰城鄉。江陰在1990年、2001年兩次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時,確定小灣水廠取 水口周圍半徑100米以內的水陸區域、區域水廠取水口周圍100米以內的水陸區域為城市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然而由于多種原因,取水口原有保護區日顯狹窄。為增強對飲用水源地保護力度,江陰日前決定對保護區范圍和保護級別作調整,將上述兩一級保護區的半徑擴至500米,并將小灣水廠取水口上游2000米、下游1000米范圍內長江岸線、水域以及區域水廠取水口上游3000米、下游1500米范圍內長江岸線、水域列為二級保護區,一級、二級保護區以外的沿江岸線、水域以及其他生活飲用水源地為準保護區,其中一級、二級保護區水質分別執行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的二類和三類標準。
江陰同時完善了處置突發性污染事故、事件的應急指揮系統。去年年底,對保護區上下游3000米以內的1998年以來審批的建設項目和現有企業排污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同時制作保護區工業污染源臺賬及點源分布圖,定期跟蹤監測。據悉,區域內現有的13家企業均已達到污水綜合排放一級標準。沿江企業建立環保預警機制和事故報告制,確保能最短時間出擊處理突發事故。(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