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農業發達,每年能產生約80多萬噸的秸稈。這些用途少、處理困難的秸稈成了困擾當地政府和農民的一塊“心病”。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想了許多方法解決秸稈的利用問題。博山區白塔鎮小莊村村民孫啟松就是這樣一位。
1月9日15:00,記者見到了孫啟松。57歲的孫啟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喜歡琢磨事的他年輕時就喜歡搞些小發明、小創造。2002年,一直關注環保的孫啟松想,秸稈既然可以燃燒,就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能源來利用,但秸稈在燃燒時散發出的黑煙卻污染環境?!坝袥]有一種方法可以變廢為寶,讓秸稈這種能源充分利用起來呢?”有了這個想法,孫啟松就琢磨開了。通過平時積累的經驗,孫啟松知道高密度煤散發的煙霧很少?!叭绻呀斩捯矇嚎s起來,產生的煙量是不是也會減少?”孫啟松便開始嘗試著壓縮秸稈,遇到不懂的問題就看書,看書看不明白的就去找專家咨詢。幾個月過去了,一臺“塊煤”成型機做成了,與普通的煤不同的是,這種“煤”完全是用秸稈壓縮而成,燃燒時只產生很少的煙霧。
孫啟松告訴記者,這臺“質密秸稈塊煤”加工機的作用非常廣泛,不但可以用于生產秸稈“塊煤”,還能用于家用水暖爐具的燃料,小型的加工機還可以用于農村直接燃燒農作物秸稈,產生的熱量可以做飯、燒炕及替代熱水器洗浴,用途廣泛。目前,“質密秸稈塊煤”項目已經通過省科技專家鑒定,并獲得了國家專利證書。(a5)(記者 薛忠瑜)
人物檔案
孫啟松,男,1949年2月23日出生,博山區白塔鎮小莊村村民。2001年,他發明的“節能家用爐”獲得了國家專利?!百|密秸稈塊煤”發明后,科技部、農業部對該項目十分重視,稱其解決了秸稈的防污染和利用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