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場未標注QS的餐盒流入大型商場
7月1日、2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工作人員探訪沈陽食品包材市場發現,一些打著“天然環保”和“天然降解”標志的一次性餐盒,非但不環保,身體里竟隱藏著有致癌風險的有害物質。
經北京市塑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沈陽食品包材市場被抽樣的6種一次性快餐盒樣品,有5種“體檢”不合格,一種快餐盒蒸發殘渣(4%乙酸)超標近90倍。
據此次探訪行動的負責人邢聯中介紹,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在沈陽南二食品包材市場和東北日雜市場共走訪了數十家銷售餐盒的檔口和攤位,發現劣質餐盒在多家攤位有銷售,這些劣質餐盒價格便宜,餐盒批發價在0.1元/個~0.15元/個之間,而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較好的一次性餐盒批發價在0.25元/個~0.4元/個之間。
探訪人員調查發現,上述售價便宜的劣質餐盒產品身上產品信息標注不清,多數產品未標注QS標志和生產許可證編號,只標注了數字和字母代號,屬于問題產品。
此外,更讓人擔心的是,一些劣質餐盒為了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竟然在產品上標注“環保餐盒”和“天然降解”以此掩人耳目。
沈陽南二食品包材批發市場
一家攤位一天至少
賣5000個問題餐盒
連日來,記者走訪沈陽南二食品包材市場、東北日雜市場和沈陽小商品大世界發現,食品包材市場多個攤位公開叫賣“問題餐盒”,其中一毛錢塑料餐盒市場需求量極大,在沈陽街頭的快餐店和商場美食城內均可以找到其身影。
7月2日,在沈陽南二食品包材批發市場,業戶們將沒有QS標志的問題餐盒和有QS標志的正規餐盒擺放在一起銷售,超低的價格成了問題餐盒的最大賣點。
記者以客戶身份走進一家經銷快餐盒的檔口,男攤主隨手拎起一摞快餐盒遞到記者面前,一股刺鼻的異味迎面撲來。
“快餐盒便宜賣了,80塊錢一件,一件800個,每個餐盒才一毛錢。”男攤主向記者推薦一款問題餐盒。
據男攤主介紹,上述快餐盒是食品包材市場上的熱銷產品,入夏以來,街頭快餐店生意紅火,對快餐盒的需求猛增,一毛錢快餐盒最受青睞,以該攤位為例,每天至少能售出5000余個一毛錢餐盒。
對于一次性餐盒所散發出的異味,男攤主解釋稱,可能是因為長時間在塑料包裝袋中放置,所以才有異味。
記者了解到,一毛錢餐盒在多家食品包材攤位有售,多數業戶在推銷產品時稱,這種低價餐盒與被國家禁止使用的發泡餐盒不同,它由可降解材料制成,使用起來既安全方便又環保。
一名攤主向記者透露,一毛錢餐盒與售價兩三毛錢一個的餐盒相比,使用時不夠結實,用其盛裝飯菜如果過重,盒體很容易斷裂。不過,在其看來,快餐盒不結實反倒可以證明其使用的是可降解的環保材料。
記者走訪沈陽多家食品包材市場發現,一毛錢快餐盒上大多標注有“環保餐盒”和“天然降解”等宣傳語,不過產品上卻找不到QS標志和廠家信息。
據銷售上述快餐盒的商家透露,這些餐盒主要產自河北,通過貨運方式進入沈陽市場銷售。
中興商廈美食城
一家飯店一直用
沒QS標志的餐盒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稱,探訪人員調查發現,問題餐盒主要流入沈陽街頭一些快餐店,不過,一些大商場內的美食街也有個別餐飲檔口直接使用“問題餐盒”。
7月2日中午,在太原街中興商廈美食城漢城石鍋餐飲攤位前,一名男顧客點完飯菜后,隨即向漢城石鍋的女服務員要了一個餐盒準備為飯菜打包。
女服務員順手從一個紙盒箱里拿出一個白色快餐盒遞給男顧客,白色餐盒上并沒有QS標志和產品信息,餐盒底部只印有“DB-PP”的字母編號。
女服務員稱,餐飲店一直使用這種快餐盒為顧客打包飯菜,并未發現快餐盒存在問題。
據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工作人員介紹,經前期探訪調查,這種印有“DB-PP”字母編號的快餐盒屬問題產品,每個餐盒批發價在一毛錢左右。
據專業人士介紹,上述快餐盒多數由廢棄回收塑料制成,使用這種餐盒打包飯菜有害物質會被稀釋到飯菜中,長期使用會對人的身體造成損害,甚至存在致癌隱患。
記者了解到,使用“問題餐盒”的快餐店大多免費為顧客提供餐盒,為了節省經營成本,多數快餐店從食品包材批發市場選購一毛錢的低價餐盒為顧客打包飯菜。
至于一毛錢低價餐盒是否為合格產品,多家快餐店老板認為,一毛錢塑料餐盒材質與被禁用的發泡餐盒不同,而且多數產品都印著“環保”和“天然降解”的標志,因此產品質量應該沒問題。
危害:
使用劣質餐盒打包飯菜
相當于“多吃一道有毒菜”
昨日,國內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對一次性塑料餐盒檢測結果進行了解讀。
董金獅介紹,蒸發殘渣是指向浸泡液中遷移的不揮發物質的總量。也就是說,在實驗室中單一使用一種物質(酸性或油性)進行蒸發殘渣溶出測試的結果,要小于實際進入食物中的量。
“使用劣質餐盒盛裝油性、酸性食物,相當于給我們吃了‘一道有毒的菜’!”董金獅說。使用上述不合格的劣質餐盒盛裝酸性、油性食物后,會有大量不明物質溶出。長期使用上述問題快餐盒盛裝酸性、含油的食物,大量不明物質會進入人體內,會給身體帶來極大傷害,容易引發膽結石、腎結石以及血液疾病,隨著毒性的蓄積,嚴重者可誘發癌癥。
識別:
劣質餐盒軟綿綿
一聞刺鼻又嗆眼
采訪中,多數市民對如何辨別非發泡一次性塑料餐盒存在盲區。
針對如何分辨劣質餐盒,董金獅曾編過一句順口溜:
“手摸軟綿綿,輕撕就破裂,一聞刺鼻又嗆眼,遇熱變形還滲漏,剪碎了水里會下沉,一折會出白印……”
昨日,董金獅對“順口溜”做了具體解釋。劣質餐盒的盒壁粗糙,手感發澀,摸上去軟綿綿的,輕輕一撕就會破;劣質餐盒對光照射,盒面材質內有明顯不規則小黑點,一折會出現白色蠟??;劣質餐盒聞上去有刺鼻的味道,甚至刺激眼睛;劣質餐盒遇熱會變形,還存在滲油滲水現象;將劣質餐盒撕裂后,放入水中容易下沉,而質量合格的餐盒比重輕不會下沉。本報記者 沈仲文
成分中包括工業廢塑、工業級碳酸鈣、滑石粉、石蠟、熒光增白劑
一次性餐具不能亂標“可降解”字樣,對可降解餐具的規定是——“生物降解率須達到60%以上”,但這種餐盒在市場上很少
我國尚未出臺環保餐盒的標準,這是廠家在玩噱頭,靠環保概念來吸引顧客購買
主料是食品級聚丙烯樹脂,再回收利用價值高,即使是燃燒,最后剩下的灰也便于清理
碳酸鈣、滑石粉比例不超20%
QS:說明此產品經過強制性的檢驗合格,準許進入市場銷售
QS編號:相當于產品的身份證,由國家質監總局統一頒發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