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年,霧霾席卷大半個中國,多地pm2.5指數瀕臨“爆表”,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討論,火電燃煤排放被認為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原因。
在我國電力結構中,火電約占電力裝機的78%,發電用煤約占全國煤炭消耗總量的50%。作為燃煤大戶,火電企業承擔著巨大的環保責任和考驗。日前,環保部要求在重點控制區的火電等行業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火電燃煤機組將于2014年7月1日起執行新的煙塵排放標準,現役燃煤機組在經過脫硫、脫硝改造以后,又要面臨進一步的除塵改造。
盡管脫硝電價試點現已擴至全國,各地也出臺了相應的補貼與扶持政策,驟增的成本仍給企業帶來不小的負擔,不少電企大呼補貼力度“不夠”。
資料顯示,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電力)現有2臺100萬、4臺60萬燃煤機組、8臺30萬燃煤供熱機組和2臺30萬等級燃氣輪機機組,共740萬千瓦。燃煤機組已全部完成脫硫改造,脫硫機組容量達680萬千瓦。共有六臺脫硝機組容量達350萬千瓦,占公司燃煤機組的50%左右,剩余8臺機組將在2014年7月1日前完成脫硝改造。另外,還計劃進行布袋除塵改造5臺機組,容量共150萬千瓦。
據介紹,目前上海電力脫硫、脫硝、煙塵治理等環保改造已投入資金8.4億,剩余改造項目預計還將投入8.1億元,上海市政府對改造項目的前期建設和后期運行分別進行了補貼。上海電力安全與環境保護監察部副主任徐小明在接受新華能源記者采訪時說:“上海市政府對脫硫和脫硝改造的建設費用補貼約占企業投入成本的四分之一,目前正在制定除塵改造的補貼政策,應該說對發電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小。但是,由于改造工程費用很大,企業自身投入的工程建設資金還是很大的。就上海電力而言,脫硫電價補貼相對于脫硫成本,100萬機組在滿負荷情況下可能還會稍微盈利,60萬機組打平,30萬以下機組是不行的?!彼忉尩?,大機組發電效率高、發電量大,環保投資成本折合到每度電就小,因此機組越大越“劃算”。
“脫硫和脫硝電價補貼的原則是彌補成本,國家有統一的標準,不是用來賺錢的?!毙煨∶魈寡?,企業投入巨大成本進行環保改造,首先是環保法律法規的要求,其次是出于承擔社會責任和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幾無效益可言?!吧虾k娏煞萦邢薰酒煜掠袟顦淦帧⒛鲜?a href="http://www.38418.cn" title="發電廠" target="_blank">發電廠這樣的百年老廠,還有閔行、吳涇電廠這樣五十多年的老電廠,盡管經過十一五的上大壓小結構調整,新建了100萬、60萬,老電廠的關停,還是給職工隊伍的穩定帶來了巨大的內部壓力。企業不發展就沒有出路。從經濟性和環保要求的角度講,多上大機組,關停小機組,對國家、市民、企業和職工都是有利的?!彼岬?,企業對環保投入成本進行了嚴格控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請專業公司來承擔工程建設,并且提高了運行管理水平。
對原有機組進行技術改造,不僅要耗費巨額的資金,更大的難題在于場地的限制?!斑@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以前的發電廠都提倡節約用地,煙囪到主廠房的距離越短造價越低,由于沒有足夠大的空間,即使動足腦筋放下了環保治理設備,場地局促也會造成煙道流場不均勻,影響治理效果的正常發揮。日本在三十年前就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后造電廠的環保設施做到一步到位。”徐小明說。(源自新華網)
?。ㄔ瓨祟}:上海電力:以環保責任為動力 大機組優勢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