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氣急、心悸、睡眠多夢、容易疲勞等,這些癥狀與貧血、缺鐵、低血紅蛋白、攜氧功能降低、組織供氧不足有關。
老年人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是:
?。?)老年人進食量少,蛋白質和鐵的攝入量相對減少。
(2)老年人為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預防膽固醇過高,往往以素食為主,肉類和動物內臟吃得少,對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利用力差。
(3)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減退,影響了對鐵的吸收作用。
?。?)維生素b12、維生素c的不足也影響鐵的吸收利用。
預防老年性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可以在注意膳食中營養素平衡的同時,多吃含鐵豐富的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雞、鴨血及豬肝中含血紅素鐵高,又有蛋白質,其吸收利用率高,可達到20%,并且不受腸胃道中其他膳食因素的影響。所以,在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每日少于300毫克的條件下,老年人適當地多吃一些豬肝,對補鐵有益處。對膳食進食量無法滿足需要的老年人亦可適當補充一些鐵的制劑,以血紅素鐵的制劑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