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維平表示,目前全球大型礦業公司控制了大部分油氣、銅、鐵礦石等戰略性資源,由于中國需求進口的拉動,礦產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大型礦業公司看到中國的這種需求加快了全球資源整合,而中國公司也在加快海外開發步伐,在資源領域中掀起并購浪潮。
今年以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達431億美元,礦業和金屬業并購交易為161億美元,占全球的27%。熊維平認為,中國企業已經具備海外開發的條件,但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交易中缺乏經驗,常常被迫支付較高的議價,目前中國海外并購仍處于初級階段,呈現以資源為重、央企為主、中型交易為主的特點。
對此,他認為,為了保證盈利能力以及資源安全供應,中國企業應以商業化手段進行海外投資及并購,獲取更多的資源。
“中國開發海外資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國家和地區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的盛行是中國企業海外屢受挫折的主要原因,去年中國企業3億美元以上的交易有32%未獲得境外監管機構的批準。”熊維平說。他也指出,中國企業在收購時不得不支付較高的收購溢價,由于談判團隊能力欠缺,受中介機構影響以及市場和監管機構的影響等原因。此外,中國企業還面臨著并購后續經營整合的問題。
熊維平建議,對于這些困難,中國企業要有更清醒的認識,應該到欠發達的、但資源豐富的國家開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