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特派記者/陳楓呂天玲陳祥蕉)3月1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由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汪光燾、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就“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答記者問。
解振華說,溫室氣體的增加造成了氣候變暖,主要責任是發達國家在過去一兩百年工業化過程中造成的,發展中國家是受害者。
有記者拋出尖銳問題,現在的兩項主要污染物在下降,但中國的整體環境質量為何還在惡化?這幾年為什么見不到“環保風暴”了?還有一些意見認為,最近幾年來環保部報喜不報憂的情況又開始抬頭?
張力軍說,兩項主要污染物確實是在下降。但是在學術界也好,在環保界也好,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也好,環境質量僅是局部改善了,總體還在惡化。這是因為我們的污染物不僅僅是兩項主要污染物。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的情況看,我國二氧化硫和COD這兩年下降了,但是氮氧化物還在增加。
他說,環保不是靠一兩次“風暴”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這幾年來,環境保護秉承向人民群眾公開信息的原則,所有的突發環境事件包括環境質量,都在網上進行全方位的公布。對考核沒有達到計劃進度的地方和企業集團,也都繼續實施了環境影響評價限批。
■相關
垃圾焚燒廠
排放達標就支持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凡是符合排放標準的垃圾焚燒廠,我們的態度還是支持的,二惡英問題還是可以通過辦法加以解決的。”
去年以來,各地關于垃圾處理問題的爭議四起。由于焚燒垃圾所產生的二惡英將嚴重污染環境,且二惡英是劇毒致癌物,公眾對垃圾焚燒造成的環境問題及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十分關注。陳楓呂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