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事件方遭遇隨后的巨額經濟賠償,也將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無可估量的損失。
-“綠色證券”的設想很好,但目前由于機制上的欠缺、法律規范的空白以及部委之間的配合不力,都使得實施效果不甚理想。
突發的“環保門”事件正將上市公司推向風口浪尖。
7月3日,位于福建上杭的紫金礦業旗下紫金山銅礦濕法廠污水池發生滲漏,污染汀江,造成大批魚類死亡,據調查,事故是強降雨造成該廠含銅酸性污水池泄漏所致。7月16日下午,大連市新港輸油管道發生爆炸,至少已造成附近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中石油牽涉其中。而在國際上,美國墨西哥原油泄漏事件已持續近3個月,英國石油公司被深度卷入疲于應對。
“環保門”的突發事件不僅將引發事件方遭遇隨后的巨額經濟賠償,也將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無可估量的損失,同時也再次為上市公司的環保意識敲響了警鐘。監管部門除了督促上市公司及時披露信息外,發軔于2008年的“綠色證券”制度也面臨著考驗。專家認為,應該進一步完善環保核查制度,同時還要加大違規企業的懲罰力度。
“金王”、“油王”身陷“環保門”
盡管距“7·3”污水滲漏事件已過近20余日,紫金礦業亦在7月13日至20日連發6次公告,披露有關事件核查、調查、致歉等最新進展情況,但從本周前三日紫金礦業的股價來看,企穩、漲停、回落的波動似乎預示著事件遠未結束。
本周一,紫金礦業A股價從2日的5.86元跌至5.12元后開始企穩,在7月19日公開致歉信后,次日,紫金礦業股價漲停,收盤價5.73元,上漲了9.98%。有券商分析,上市公司出現重大利空消息后,股價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消化,而之后就會出現反彈的情況,不過現在判斷紫金礦業股價是否見底為時尚早。果不然,紫金礦業A股價在21日回落下挫,收盤價5.71元,下跌0.35%。
“環保門”對紫金礦業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在發酵。據媒體報道,大約有378萬斤魚受到影響計算,則僅死魚的總賠償費用就達2270萬元;“無限期”停產公司直接收入減少4億元;因為污染造成股價下跌,部分散戶也正開始聯合起來索要賠償。同時,市場人士預計,紫金礦業還可能面臨沿江其他可能的民事賠償,而此番紫金礦業再涉信息披露違規雷區,有可能將遭受更加嚴厲的監管處罰。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據紫金礦業高層透露,滲漏事件將打擊到紫金礦業的“環保品牌”。
據了解,紫金礦業近期持續加大對礦產資源的收購力度,5月初曾斥資2.84億美元收購剛果(金)兩家銅鈷礦項目。根據公司初步安排,2010年紫金礦業股權投資、礦業權投資等資本性支出約為70億元。
在紫金礦業“環保門”未了之時,7月16日下午,大連新港至中石油大連保稅油庫輸油管線在油輪卸油作業時發生閃爆,引起大火,引起少量原油和污水流入海域,造成50平方公里的海面污染。截止記者發稿時,中石油在中石油股份公司仍未公告該事件對上市公司的影響。不過,分析人士稱,目前此次事故責任認定尚未有結論,中石油此次事件損失的大小也因此難以估算。
“綠色證券”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