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琦實習生李靜)“網絡民意代表著最直接的社情民意,歡迎廣大網民通過網絡向委員們說說您的心里話”,昨日下午,省政協副主席張保慶來到新華社陜西分社《在線訪談》演播室,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他希望廣大網民今后通過網絡媒體,向政協委員反映更多的社情民意。
●為構建“和諧陜西”獻計獻策記者問及去年省政協所做的工作。張保慶介紹說, 去年,省政協常委會圍繞構建“和諧陜西”提出6條意見和16條具體建議,省委書記、省長分別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辦公廳責成省政府31個工作部門和直屬機構認真研究辦理,這些意見和建議大多被吸納。同時就“十一五”規劃編制提出了9個方面的意見和30條具體意見,有關方面進行了認真研究和充分吸收。去年607位省政協委員共提出802件提案,立案724件,辦結答復率達到99.6%,在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五種方式實施民主監督
在實施民主監督方面,政協通過五種方式發揮作用。張保慶介紹說,實施民主監督,一是貫穿于提案工作中,二是貫穿于視察和調研工作中,三是貫穿于信訪工作中,四是與輿論監督相結合,五是支持特邀監督員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目前經省政協和有關部門推薦,已有39位省政協委員擔任省政府公安、監察、民政、地稅、環保、物價等部門的特邀監督員和省人民檢察院的人民監督員。省政協鼓勵和支持他們履行職責,在促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中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網絡成為參政議政新形式
“目前網絡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新形式”,張保慶表示,許多網民通過網絡關心國是,發表政見,“網絡民意”引起各級政協委員和政協組織的重視。省政協網站設立3年來,點擊率達到320萬人次?!皟蓵鼻跋Γ晃皇≌f副主席和5位省政協委員公布個人郵箱,短短8天時間,收到近400余封郵件,或就國計民生提出意見建議,或傾訴遭遇和委屈,或揭露社會腐敗現象。今后,省政協將發揮網絡媒體作用,傾聽來自基層的、群眾的、社會的聲音,歡迎廣大群眾和網民通過網絡反映社情民意,促進陜西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