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領先,國家就無法領先
我國非化石能源在總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與核能)中的比重,“十二五”期末預計達到11.4%,2020年將達到15%,2050年可望達到40%左右。分子是15,分母是100,分子要盡量變大,但是如果分母管不住,15%的目標是完不成的??偰芎目隙ㄒl展,因為中國在快速增長。2010年中國GDP占世界GDP的9.5%,而中國能耗占世界能耗的19.5%,中國單位GDP能耗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是日本的4.9倍。日本與我們的GDP差不多,2010年日本消耗了6.6億噸標準煤,我們消耗了32.5億噸標準煤,差4.9倍。
問題在于,我們現在能不能走美國、英國當年現代化的道路呢?這是不現實的,中國的國情也不允許這樣做,我們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再從人均GDP角度看看這個問題:美國人口占世界的5%,消耗了全世界20%的能源,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4倍,如果人均跟美國一樣,全世界能源差不多都給中國,如果全世界都要追上美國的人均能耗,意味著什么呢?要4個地球上的總能耗才能養活這個地球。簡單的算術告訴我們,美國道路是事實,但不是世界的榜樣,也絕對不是中國可以走的一條現實道路。幾個簡單的數據說明,中國一定要現代化,但只能以顯著低于美國人均能耗的水平來實現現代化,這是中國注定要走的道路,但中國現在有些人并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
非化石能源一定要發展,但非化石能源發展了并不等于占領了戰略制高點。如果我們用一些并不先進的技術,只是靠擴大規模,非化石能源的發展不會走在前頭,我們只能跟著人家走。這是中國的戰略問題。為什么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在來中國的時候明確反對中國在能源問題上自主創新呢?中國絕對不能放棄自主創新。美國不想讓中國自主創新,而是永遠跟著美國的技術走。2020年中國要建設創新型國家,新能源方面的科學技術一定要領先??萍疾活I先,國家就無法領先。有革命性的創新,才能占領戰略制高點。數量增加了不等于就一定占領了戰略制高點。